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论《三国演义》中“义”的悲剧性
(0 次评价)5531 人阅读0 次下载
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5 来可以结为盟友、共同抗曹的东吴集团视之为鼠辈,不重视执行联吴抗曹 的既定国策,导致吴蜀矛盾的激化,给刘蜀事业带来极大的危害,这显然 也同忠义是相矛盾的。然而,在关羽的悲剧性格中,却得到了统一。关羽 之死写得十分悲壮感人,至此他的重“义”品质得到了冶炼和净化,也最 终使他的性格理想化,升华到了可歌可泣的境界。 三、忠义诸葛亮的悲剧性 从封建正统观念出发,臣对君是绝对“从一而终”的,而且“君君臣 臣”的关系中,诸葛亮为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忠贞无二地为刘蜀事业奋 斗终生,则是《三国演义》中“义”的又一重要体现。 诸葛亮最初居隆中,虽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与诸侯”,但 已明察天下大势。出山后,运筹帷幄,创造了鼎立之势,表现出经天纬地 的才能。白帝城托孤后,“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又安居 平五路,七擒孟获,更有六出祁山,屡建奇功。他从没有个人的野心,却 有统一天下的壮志。对比之下,司马氏父子真是相形见绌。诸葛亮的“忠” 不仅是为报先帝的 “知遇只恩” , 主要是忠于他所追求的目标, 但他的 “忠” 仍然是以“义”为基础的。正是这种对事业的无比执着和忠贞人格,使诸 葛亮成为了历史上“忠臣至公”的典范。 然而也正是这种“忠义”,注定了诸葛亮必然是一个悲剧人物。罗贯 中在塑造这一形象时,一开始便把他置于“天时”与“人事”的矛盾之中, 并且一开始便暗示了诸葛亮出山是一出悲剧。尽管这样,作者为了寄托自 己的政治理想,又自始至终都在肯定和歌颂诸葛亮的悲剧精神。诸葛亮悲 剧性格的光辉之点在于,他尽管已经清醒得意识到“成败利钝,非臣之所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7-03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5160554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5-11 01:28 , Processed in 0.624177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