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3
寥寥数语,仅四十字。 《三国演义》自第三十九回: “自是文官大备,乃聚
武将商议南征。夏侯惇进曰: ”至第四十一回: “令大军分作八路,一齐去
取樊城。 ”止。洋洋洒洒,凡七千余字,经作者描写,自夏侯惇至张飞、关
公等人,起初视诸葛亮为无流之徒,一跃进为战无不胜、神机妙算的神人!
许多情节属于两种情况兼而有之, 如世人津津乐道的关公温酒斩华雄,
就是一例, 《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第一》中: “坚复相收兵,合战於阳人,
大破卓军,枭其都督华雄等。 ” 《三国志》中仅为二十四字,而《三国演义》
中则从, “华雄遣人赍鲍忠首级来相府报捷,卓加雄为都督。 ”至“正欲探
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 ”千余
字,文中华雄先后斩了鲍忠、祖茂、俞涉和潘凤,并大败孙坚,可谓当世
豪杰,却为关云长不费吹灰之力斩杀。文中除关公、华雄实有其人外,其
他均为虚构。
确定事件的真假程度并不容易,必须事先设定标准或假定,再分析全
书。标准有:基本属实型 两书叙述相同,仅是《三国演义》较详细,此类
假定为“基本属实” 。取概率为 0. 8 到 0. 9 ;若字数相差不多,仅更换一
个当事者时,将真实程度定在 0. 5 到 0. 7 之间。
假设裴注均为史料 同时假定 《三国演义》 第一回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中,虚构的主要故事是三人桃园祭天地,三人救董卓;
虚构人物为程远志,诸如此类。
《三国演义》总共一百二十回,虚构的情节、人物和真实程度表所示。
通过对比,将真实度相加,再除以一百二十回,得出的真实度概率为
0. 63,即《三国志》全书只有六分真。章学诚的“七实三虚”非常接近,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