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历史演义中诸葛亮形象的“神化”
(0 次评价)4272 人阅读0 次下载
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3 计捉张任” , “实际上诸葛亮还在荆州, ……离雒城相当的遥远。 ” 而且, “诸 葛亮入川与刘备会师是在成都而不是雒城。在刘备占据益州的过程中,诸 葛亮参加的军事活动,只是率军入川以及同刘备一起围取成都。 ”[11]这里 又把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点和人物加以虚构,来突出诸葛亮的智谋超群。再 如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的战争中,第七十回“智激黄忠” ,第七十二回“智 取汉中” ,都是在渲染诸葛亮的知人之谋。实际上刘备在争夺汉中时身边的 主要谋士是法正,诸葛亮根本没有到过汉中前线。 第三类,如第四十回中“火烧新野” ,曹操南征时,诸葛亮虽已出山但 刘备屯樊城,根本不可能到新野去烧敌军。史书中也无此记载。又如赤壁 之战中第四十六回“草船借箭” ,第四十九回“设坛祭风” ,第五十回中“智 算华容”等情节,在《三国志》及裴注中都无记载。再如第一百零三回中 “五丈原禳星” ,第一百一十六回中“定军山显圣” ,完全是凭作者艺术想 象虚构而成,与第一、二类相比明显已脱离了历史事实。其目的无疑是为 了凸显诸葛亮运筹帷幄、神机妙算,甚至极力渲染诸葛亮通晓阴阳、预知 未来的能力,乃至死后有知、灵魂不灭。如果说一、二两类虚构是突出诸 葛亮的“人谋” ,那么第三类虚构就是突出他的“天算” 。总之,这三类虚 构都是促使诸葛亮形象由“人”向“神”转变的不同层面。 在情节虚构的前提下,诸葛亮形象的“神化”又分两个方面。其一, 在故事中加入诸葛亮通晓阴阳、预知未来的内容。如“草船借箭”中“为 将而不通天文,不识地利,不知奇门,不晓阴阳,不看阵图,不明兵势, 是庸才也。亮于三日前已算定今日有大雾,因此敢任三日之限。公瑾教我 十日完办,工匠料物,都不应手,将这一件风流罪过,明白要杀我。我命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7-03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5160554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5-14 05:33 , Processed in 3.767928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