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近百年《三国演义》研究学术失范的一个显例
(0 次评价)5405 人阅读0 次下载
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5 中国人之事, 当先对事主 “验明正身” 。 即使同时同地又同姓名者亦不难见, 如近年《文学遗产》 曾载文考清初山东毗邻之新成(今山东桓台, 属淄博) 、 淄川(今属山东淄博)同时有两王士禛。更何况一在太原,一在东原,其 为同名不同人的可能性自然更大一些。此皆常事、常情、常识,学者只须 不存成见,即可对《续编》 “太原罗贯中”是否《三国演义》作者取怀疑态 度。而学贵有疑,学术考证又当如老吏断狱,超越常人之可疑而更加慎重, 必使无可反证才最后定案,岂能在常人都不免生疑的情况下,径以《续编》 所载之“太原罗贯中”与《三国志通俗演义序》及多种明刊本题署之“东 原罗贯中”为同一人?正如明朝人把吴承恩的《西游记》混同于元朝人长 春真人的《西游记》 ,造成长期的误会一样,焉知这不是把戏曲家的“太原 罗贯中”误认作是小说家的“东原罗贯中”呢?总之,置我国古来层出不 穷的大量同姓名人现象于不顾,而坚执此一罗贯中即彼一罗贯中,殆不仅 有失学者的谨慎,更有武断之嫌疑,难得服人。 为治古代小说论此“太原罗贯中”有“验明正身”的必要,当可据小 说说法,而且就是相传罗贯中为作者之一的《水浒传》 ,其第 32 回《武行 者醉打孔亮,锦毛虎义释宋江》写王矮虎、燕顺、郑天寿等误捉了宋江, 将动刀取其心肝: 宋江叹口气道: “可惜宋江死在这里! ”……燕顺便起身来道: “兀那汉 子,你认得宋江?”宋江道: “只我便是宋江。 ”燕顺走近前又问道: “你是 那里的宋江?”宋江答道: “我是济州郓城县做押司的宋江。 ”燕顺道: “你 莫不是山东及时雨宋公明,杀了阎婆惜,逃出在江湖上的宋江么?”宋江 道: “你怎得知?我正是宋三郎。 ”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7-03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5160554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5-11 00:22 , Processed in 0.755478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