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曹操形象的文化意蕴
(0 次评价)6452 人阅读0 次下载
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5 治服务的理论体系,到西汉董仲舒出现,则使这种专制统治神学化。他提 出了“天人合一”的理论,认为“君权神授” ,因此,在君与民的关系上主 张“屈民而伸君” ,认为这是天经地义之道,是“ 《春秋》大义”⑦。在此 基础上,董仲舒还建立起“三纲” “五常”的伦理观念,神权、君权、父权 三者合一,而“君为臣纲”赫然立于“可求于天”的“王道之三纲”之首, 这就把“君”摆到了神一样的绝对统治地位,这种伦理观念也成了中国文 化观念的核心。至宋代,二程、朱熹又使君主专制主义理学化,他们强调 “上下之分,尊卑之义,理之当也,理之本也”⑧, “君尊于上,臣卑于下, 尊卑大小,截然不犯”⑨。君主专制在明代更在实践上达到了登峰造极的 地步。明太祖朱元璋收天下之权归于一人,废除了沿袭一千多年的丞相制 和沿袭七百余年的三省制,将相权并入君权;撤销行省,设立分别直接受 制于朝廷的“三司” ,将君权扩张到了极点,真正达到“朕即国家”的程度, 与此相适应,朱元璋还改变了“刑不上大夫”的千古之礼,对大臣实行“庭 杖”之责罚,有的甚至被活活打死。这时, “君尊臣卑”已逐渐成为一种普 遍流行的社会心理。封建君主专制的特点是强调臣对君无条件地服从,即 所谓: “君要臣死,臣不敢不死,臣不死则为不忠” ,而“忠”与“奸”的 观念也成为封建时代衡量一个臣子的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的最高标准。按 这一标准要求,曹操无疑是应否定的对象,他对献帝的挟持,实际上是对 整个封建权威,所有封建皇帝的亵渎和威胁,是大逆不道,这是封建制度 本身所不允许的。 在众多评论曹操的言论中,唐太宗李世民的态度很值得注意。做为一 代开国之君,他对曹操可谓是英雄惜英雄,在他亲自撰写的《祭魏太祖文》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7-03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5160554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5-10 20:29 , Processed in 0.667413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