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4
很容易就联想起《三国志演义》 ,更而想起戏台上那一位花面的奸臣,但这
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
个英雄。 ”这和曹操刚刚去世时人们对他的评价比较类似。
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 翦伯赞更是从历史的高度给予曹操英雄的评价。
1959 年 1 月,郭沫若发表了《谈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 》 ,给曹操以很高
评价,认为“自宋以来所谓‘正统’观念确定之后, (曹操)这位杰出的历
史人物却蒙受了不白之冤” 。 他在 《替曹操翻案》 一文中还说: “ 《三国演义》
是一部好书,我并不否认;但它所反映的是封建意识,我们更没有办法来
否认。但今天的时代变了,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历史和历史人物。 ”1959 年,
翦伯赞连续发表《应该替曹操恢复名誉》的文章,他认为曹操不仅是三国
时期第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在整个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他
也是杰出的政治人物, 《三国演义》的作者为宣传封建正统的历史观,就肆
意歪曲历史,贬斥曹操,这是不公平的。
三、儒学家眼中的贼子贰臣
东晋末年至刘宋时期,封建正统思想得到确认,这个时期曹操的形象
开始走向反面。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对曹操的形象产生了负面影响。
其中以《曹瞒传》和《异同杂语》为代表,二者的倾向性十分明显,对曹
操丑陋的一面加以扩大。如《后汉书·许劭传》中许劭对曹操的评价“君
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在《异同杂语》中就变成了“子治世之能臣,
乱世之奸雄” 。从此曹操“奸雄”的形象开始慢慢确立,这也成为《三国演
义》中塑造曹操形象的基本依据之一。
中国儒学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以程、朱、陆、王等为代表的宋、明、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