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4
德,还表现出善于叙事的史才。陈寿笔法之高,于此可见一斑。
二
各类人物的评议互相反射,评议跟叙事互为注脚,是《史记》 、 《汉书》
中特别耐人寻味的地方, 《三国志》也不例外。
《汉书·古今人表》曾以儒家的尺度把历史人物分为九等:以天下为
公的尧、舜属上上等,有大德的隐者伯夷、叔齐属上中等,为民除害、造
福一方的县令西门豹属上下等;越王勾践属中上等,良医扁鹊属中中等,
有大功而性格残暴的秦始皇、项羽属中下等;平庸而不太坏的楚怀王属下
上等,昏暴的秦二世胡亥属下中等,残民以逞的商纣王属下下等,等等。
现在看来,儒家的尺度是否合理、是否科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种九等
评人法体现了汉代良史的历史观、价值观,代表了社会主流褒贬历史人物
的基本标准。西晋也是尊崇儒学的时代,至公第一,爱民至上,提倡立功
立言,反对假公济私,推许诚实宽厚,鄙视奸伪忌刻,当然也是陈寿品评
人物的基准。下面试以陈寿对曹操、刘备的评议为例。
《魏书·武帝纪评》的全文是: “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內,揽申、商
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
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
杰矣。 ”如果孤立地看这段评语,读者也许会认为陈寿对曹操的评价极高;
但是,只要一对照《蜀志·先主传评》 ,马上就可以发现陈寿对刘备的评价
之高,可谓无与伦比了: “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
雄之器焉。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
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者,抑揆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