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3
主妃子传》 ,策文称“建尔于东,为汉藩辅” ,其中“汉”字再次向《蜀书》
的读者交代了国号。
《季汉辅臣赞》是汉臣杨戏作于延熙四年(公元 243)的颂汉之文,
见于《蜀书》的压轴之卷《杨戏传》 。赞文一开头就交代季汉开国的经过及
其历史意义: “自我中汉之末,王纲弃柄……于是世主感而虑之,初自燕、
代则仁声洽著,行自齐、鲁则英风播流,寄业荊、郢则臣主归心,顾援吴、
越则贤愚赖风,奋威巴、蜀则万里肃震,厉师庸、汉则元寇敛迹,故能承
高祖之始兆,复皇汉之宗祀也。 ”请看,这真是新国家,新气象,政治语词
的形式和内容也焕然一新,例如“中汉”是当时的新词,特指刘秀开创的
东汉; “世主”即全国之主,特指刘备; “元寇”也是当时的新词,特指曹
操;而标题上的“季汉”则指季兴之汉,也就是继“前汉” 、 “中汉”之后
第三次复兴的汉国。
汉吴分天下文,即公元 229 年汉、吴两国订立的盟约,见于《吴书·吴
主传》 。盟文宣布,曹睿(史称“魏明帝” )统治下的魏国分为东西两大块,
东边的一块由吴国攻取, 西边的一块由蜀汉攻取, 其文一则曰: “今日灭睿,
擒其党徒,非汉与吴,将复谁任?”二则曰: “自今日汉、吴既盟之后,戮
力一心,同讨魏贼。 ”三则曰: “若有害汉,则吴伐之;若有害吴,则汉伐
之。 各守分土, 无相侵犯。 ”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这篇以汉为首的讨魏之盟,
作为反映蜀汉取得重要国际地位并发生重大国际影响的历史文献,不但为
王忱《魏书》所屏弃,也不见于韦昭《吴书》 。由此可见,在抑蜀汉而尊魏、
晋的时代,陈寿将此文收录于《吴书·吴主传》而不安排在刺人眼目的《蜀
书·后主传》或《诸葛亮传》 ,不仅体现了尊重历史、敢于记实的史识与史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