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版本不同 实质未变——也谈罗、毛本中曹操形象的基本倾向
(0 次评价)8261 人阅读0 次下载
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3 根本无济于事。这条路线的发展逻辑向人们提出:义军的失败迟早必然出 现,悲剧的结局是无可避免的。至于是象金圣叹所设计的那样被斩尽杀绝, 抑或是像原著那样接受招安,最后落得个兔死狗烹的结局,都没有背离前 七十回情节发展的必然逻辑。至于宋江这一形象,虽然由于腰斩而避免了 他亲自毁坏梁山根据地的有关描写,但并不能改变他思想性格中“权居水 泊,专待招安”的根深蒂固的一面及其所显示出来的发展逻辑。因此,金 圣叹腰斩《水浒传》 ,不管其主观意图如何,在客观上并没有将一个具有反 抗与妥协双重性格的宋江, “斩”成为一个彻底叛逆的农民起义领袖形象, 而没有被腰斩的宋江形象,也不过是最终完成了前七十回中这一形象的必 然发展逻辑罢了。 再看《红楼梦》的有关情况。被高鹗续成的百二十回本《红楼梦》 ,与 曹雪芹未完成的前八十回相比,虽然由于各种原因,所续成的后四十回的 确难与原著完全相符,但从整体格局和主要人物思想性格来看,高鹗是力 求续到能与原著融为一体的。在曹雪芹的原始构思中,也许不会有宝玉中 举,兰桂齐芳之类情节,但宝玉悬崖撒手,贾府获罪被抄以及诸金钗的各 种悲剧结局,在总的发展趋向上,是不违背原著已展示出来的“千红一窟 (器) ,万艳同杯(悲) ”的悲剧逻辑的。虽然,探佚学专家们可以根据内 证外证,推论出后四十回中不少可能不符合曹雪芹的原意甚至是歪曲了原 著精神的情节。但平心而论,在一般并不苛求的专业工作者的眼下,特别 是在广大读者的心目中,虽然会有人凭着艺术的直觉,感到后四十回的艺 术韵味远不及前四十回,但大都把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当成一个整体来进 行欣赏与研究,而且不会感到在情节上有太多的枘凿不入,更不会觉得在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7-03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5160554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5-14 00:37 , Processed in 0.588401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