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15
的评价问题,因而也是值得我们认真加以反思的。
以上这些问题,无疑多是令人困惑的学术难题,虽然并不易解决,不
过列举出来,对于促进、深化《三国演义》乃至其他历史小说中的人物研
究,应该是不无裨益的。
【参考文献】
[1]朱一玄.明清小说资料选编[M].济南:齐鲁书社,1990.
[2]胡适.再寄陈独秀答钱玄同[A].胡适古典文学研究论集[C].上海: 上海
古籍出版社,1988.
[3]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A].鲁迅全集(九)[C].北京:人民文学
出版社,1982.
[4]李辰东.三国水浒与西游[M].北京:北平大道出版社,1946.
[5]顾学颉.《三国演义》所塑造的曹操[N].大公报,1954—08—11.
[6]陈涌.《三国演义》简论[J].文学研究集刊(第一册) ,1955, (7).
[7]周立波.谈《三国志演义》[J].文艺学习,1955, (9) 、 (10).
[8]顾肇仓.关于《三国演义》的几个问题[J].新建设,1956, (3).
[9]权延赤.红墙内外[M].北京:昆仑出版社,1989.
[10]陶鲁笳.一个省委书记回忆毛泽东[M].太原: 山西人民出版社, 1993.
[11]刘知渐.罗贯中为什么要反对曹操[N].光明日报,1959—05—25.
[12]李希凡.《三国演义》和为曹操翻案[J].文艺报,1959, (9).
[13]袁世硕.试论《三国演义》中的曹操[J].山东大学学报,1959, (2).
[14]苏兴.《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曹操是成功的艺术典型[J].吉林师大学
报,1959, (4).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