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百年来《三国演义》中曹操形象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0 次评价)7561 人阅读0 次下载
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16 [15]李庆西.关于曹操形象的研究方法[J].文学评论,1982, (4). [16]程毅中.重提旧案说曹操[A].三国演义研究集[C].成都:四川社科院 出版社,1983. [17]黄钧.曹操形象辨[J].文学评论丛刊,1982, (16). [18]黄钧.真假曹操辨[J].北方论丛,1982, (3). [19]沈伯俊,胡邦炜.略论“为曹操翻案”[J].社会科学研究,1982, (5) . [20]傅隆基.曹操从历史人物到文学典型的演化[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 2000, (1). [21]刘敬圻.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的曹操形象[J].文学评论, 1980, (2) ;陈铁民.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所塑造的曹操[J].北京大学 学报,1982, (6). [22]胡振务.也谈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的曹操形象[A].三国演义 研究集[C].成都:四川社科院出版社,1983. [23]唐富龄,王旻.版本不同实质未变——也谈罗、毛本中曹操形象 的基本倾向[J].武汉大学学报,1995, (1). [24]周兆新.《三国演义》中的两个曹操[A].三国演义考评[C].北京:北 京大学出版社,1990. [25]李厚基.曹操——一个丑转化为美的不朽的艺术典型[J].社会科学 研究,1982, (5). [26]许建中.试论曹操性格的二重组合[A].三国演义学刊(2)[C].成都: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 [27]张稔穰.中国古代小说艺术教程[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1.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7-03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5160554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5-15 02:11 , Processed in 3.664337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