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9
色”、“增添”的,故而不可能塑造出象曹操、诸葛亮、关羽等那样的艺术
典型。
三、艺术结构
什么是结构?阿·托尔斯泰说:“这首先就是要确定一个中心,艺术家所
注意的中心。 艺术家——作家不可能以同样的兴趣,同样的感情,同样的激情
来对待不同的人物,正如一个艺术家在一幅画面上不能有好几个中心一样。 ”
罗贯中和冯梦龙不同的创作思想以及不同的历史素材,决定了两部小说有
无中心的差别,也决定了不同的艺术结构。
虽然在《三国志演义》中很难概括出罗贯中的创作思想,但有一点可以
肯定,他遵从《平话》的爱憎感情,以“尊刘贬曹抑孙”的政治倾向作为结构
故事的中心轴线、塑造人物的主导思想。《演义》开卷就虚构桃园结义,定
下全书的感情基调,然后让曹操、 孙坚次第登场。 火烧赤壁的主角本是周瑜、
鲁肃、黄盖等代表的孙吴一方,小说却把诸葛亮写成操纵整个战局的角色。
三国鼎立之后,《演义》以魏、蜀两方的矛盾斗争为主干,而感情倾斜在刘备
一方。 由于罗贯中有明确的结构中心,然后围绕中心叙事和描写,所以众多的
事件和人物都成了有机的整体,小说结构完整而统一。
《东周列国志》 以历史时间为结构线索,借鉴史传编年叙事方法,叙写了
五百余年的历史,事件浩繁,人物众多,但有条不紊,脉络分明;全书以五霸迭
兴、七雄争霸为重点,显示了作者惨淡经营之功。但与《三国志演义》相比,
它缺少一个叙述和描写的中心,前后人物和事件缺乏必然的逻辑联系,未能
构成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突出特点是散点透视,象一盘五颜六色的珍珠,令
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这既有作者的主观原因,又有历史素材本身的客观因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