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7
蔡元放在《东周列国志·读法》中说:“即如《三国志》最为近实,亦复
有许多做造在于内。《列国志却不然,有一件说一件,有一句说一句,连记实
事也记不了,那里还有功夫去添造。故读《列国志》,全要把作正史看,莫作
小说一例看了。 ” 蔡元放这段话虽不完全符合实际,但他所谓 “做造” 和 “实
事”(即虚构与史实)基本上找准了两部小说的差别。而可观道人的《新列国
志·叙》则概括了冯梦龙的历史小说观:
本诸《左》、《史》,旁及诸书,考核甚详,搜罗极富,虽敷演不无增添,形
容不无润色,而大要不敢尽违其实。凡国家之兴废存亡,行事之是非成毁,人
品之好丑贞淫,一一胪列,如指诸掌。……往迹种种,开卷了然,披而览之,能令
村夫俗子与缙绅学问相参,若引为法戒,其利益亦与《六经》诸史相埒,宁惟
区区稗官野史资人口吻而已哉!
这篇《叙》比较全面的涉及到小说的取材、倾向和文学加工等方面的
问题。基于冯梦龙的创作观,他将《列国志传》中叙事与史无征、详略失宜、
身世姓名谬误等一一改正,对有些部分作了大量的补充和润色,同时较多地
删除了原书中采撷的民间传说和某些虚构失宜的情节,使《东周列国志》更
符合史实,成了羽翼信史派小说的代表性作品。
笔者曾细作考察,《东周列国志》每回内容均有或多或少的本事,不少地
方几乎是史料的联缀和解释。如第 4 回叙述 “郑伯克段于鄢” ,与 《左传· 隐
公元年》所载内容基本相同;第 16 回叙述齐鲁长勺之战,也与《左传·庄公
十年》接近;小说叙述战国七雄之事,也多是《史记》材料的演绎。但是冯梦
龙毕竟是通俗文学大家,具有深厚的小说艺术积淀,在大要不违其实的前提
下,注意“增添”和“润色”,“其描写摹神处,能令人击节起舞”,是其它羽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