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三国志演义》与《东周列国志》比较论
(0 次评价)6170 人阅读0 次下载
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4 志演义》 “曹操大宴铜雀台”中众将争夺锦红战袍的痕迹。其它如第 87 回, 描写魏惠王遣人聘孙宾,鬼谷先生叫取黄菊一枝,为卜休咎,并授以锦囊一 枚。这自然使人想起《三国》中诸葛亮向赵云等授锦囊妙计的故事描写。 《东周列国志》虽然留下了这些模仿的痕迹,但除“锦囊计”和“磨麦计” 稍有生硬之嫌外,其余都仿效得较为纯熟,比 《列国志传》 的模仿提高了很多。 二、史实与虚构 历史演义小说是颇难得到公认的,原因是难以把握其既不与史实相同 又不能相违、既是小说又不能过多虚构的辩证关系。正如吴趼人在《两晋 演义》第一回批语中说:“作小说难,作历史小说尤难。作历史小说而欲不失 历史之真相尤难。作历史小说不失其真相,而欲其有趣味,尤难之尤难。”如 果说《三国志演义》是虚实结合的典范性作品,那么《东周列国志》则是羽 翼信史的代表小说。 《三国志演义》的虚实结合,按蒋大器的说法是既“考诸国史”,又“留 心损益”,按章学诚的总结是“七分事实,三分虚构”。无论是“留心损益”, 还是“七实三虚”,都只能是模糊测算而已,是无法作定量分析的。其实小说 中的一些主要人物,如关羽、周瑜、诸葛亮等,其艺术形象与历史原型的距离 都是很难能用“三虚”去概括的。略而察之,《三国志演义》的艺术虚构有 如下方式: 其一,在史实的基础上展开虚构。如曹操杀吕伯奢、刘备三顾茅庐、关 羽单刀会。 其二,为使人物形象鲜明而移花接木。如张飞鞭督邮、关羽斩华雄、孔 明草船借箭。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7-03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5160554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5-10 14:23 , Processed in 0.767013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