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3
在为刘氏政权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他安排好自己的继承人以及军队的退敌
之策,方才安静的离去。毛宗岗评价说他是“古今贤相第一奇人” 。
第三, 诸葛亮是一个百折不挠, 九死不悔的 “殉道之儒” 。 儒家思想中,
倡导积极入世,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诸葛亮身上所体现的就是这种积
极进取的精神。诸葛亮在最初选择自己要辅佐的帝王时,对曹操、孙权、
刘备三方实力谁强谁弱非常清楚,但他认为曹操为人奸诈而没有事曹,孙
权“能贤亮而不能尽亮”所以也没有辅佐孙权,而选择了势单力薄的刘备,
尽管他明知蜀国勃兴是枉费心机!在诸葛亮的辅佐下,刘备博望初战,火
烧新野,取得了小的胜利。之后,诸葛亮又劝说刘备取荆州刘表代之,刘
备不听。最后荆州被曹操占领,刘备只好携民渡江,惨不忍睹,处境十分
危险。诸葛亮没有泄气,一如既往的为刘备献计献策。他只身赴吴,舌战
群儒,智激孙权、周瑜,与东吴结成联盟一起抗曹,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
利,帮助刘备与曹操、孙权三方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后来,关羽心高气傲,
败走麦城,丢了性命。刘备意气用事,不听劝谏,执意伐吴。彝陵之战中
败于东吴,使刘蜀元气大伤,诸葛亮依然积极准备,为蜀汉霸业尽职尽责。
刘备死后,为报答刘备知遇之恩,也为实现自己在隆中定下的远大目标,
他数次北伐。尽管战前做了种种准备,但由于种种原因,每次都以失败而
告终。在这期间,诸葛亮每次都积极备战,屡战屡败,即使对战争能否胜
利没有把握,他也要努力去做。直到最后“五丈原诸葛禳星”诸葛亮与天
命做了最后一搏,充分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殉道
精神。
二、智慧的化身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