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英雄”与“奸雄”——《三国志》与《三国演义》中曹操不同形象的美学内涵
(0 次评价)4840 人阅读0 次下载
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3 引《魏书》亦评道: “政教大行,一郡清平。 ” “遂除奸邪鬼神之事,世之淫 祀由此遂绝。 ”另外,冀州刺史王芬等“连结豪杰,谋废灵帝,立合肥候, 以告太祖, ”但因“太祖拒之,芬等遂败” 。这两年事,足以说明,世人对 曹操“未之奇也”只是暂时的。献帝初平元年(190 年) ,讨伐董卓时,曹 操初步显示出了其果敢、骁勇的性格,面对强大的敌人,尽管各路诸侯按 兵不动,曹操仍孤军奋战,以至于人马俱伤,狼狈逃去。但他并未就此罢 休,回到诸军阵前,仍然不却锋芒,一面责让众军,一面出谋划策,试图 说服诸侯军,力杀董卓。曹操的这种不屈不挠的性格表现,一直贯穿于他 一生当中,也正是因为他有这种顽强的意志、坚韧的毅力、不屈的精神和 坚定的信念,才使他最终成为“非常之人,超世之杰” ,由“世人未之奇也” 成为“世之奇人” 。 显然,曹操自身的才能、气魄、力量、精神、气质等等是形成曹操英 雄形象的基本美学内涵,它们构成了曹操形象的基础,成为曹操英雄形象 之所以感人的重要因素。 二、 《三国演义》中曹操形象的背景——“奸雄”的出现 孙盛 《异同杂语》 云:“太祖尝问许子将 (按许邵字子将) :‘我何如人?’ 固问,然后子将答曰‘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太祖大笑。 ”汤用彤《读 人物志》亦云: “ 《后汉书》言许子将目曹操曰‘子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 雄。 ’ ”另外, 《世说新语·识鉴》也说“曹公少时见乔玄,玄曰: ‘天下方 乱, 群雄虎争, 拨而理之, 非君乎?然君实乱世之英雄, 治世之奸贼……。 ” 这是将曹操视为“治世英雄,乱世奸雄”较早的材料。其中刘邵的说法为 世人所公认,而乔玄之说,在《世说新语》刘孝标注中已予以否认。 《三国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7-03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5160554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5-10 15:23 , Processed in 0.965091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