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9
才发觉是自己不可补救宽怒的罪恶,虽然自己是一个悯民,公正的好国王。
《三国演义》的诸葛亮、刘备等人物不是顺从天意,而是有意识地逆
反天意,挽救汉室。黑格尔认为悲剧能够抓住悲剧角色的真实内涵在于表
现这些角色世界的那些具有本身公认的“真义(force)” ,而这个“真义”则
通过人类“意志的行为(volitional activity)”得到具体的实现。黑格尔举出
夫妻, 父母, 族亲间之爱, 国民的爱国意识等等为例, 同时这些 “真义(forces)”
被认为是积极涉人各类利害关系的必要因素,某个悲剧角色就往往与某一
个“真义”因素不可分离的结合着,而且有意识地,不惜将自己的一切奉
献给这个理念。 “虽败犹荣”这句成语在戏剧实际上表现了这个深刻的悲剧
概念。
从关系一个帝国王朝兴亡来说,诸葛孔明和刘备等人置天意于不顾,
向天意挑战,而终于失败,他们是为一个更高理念信仰奉献自己的生命。
前面提到《三国演义》的人物对天意有三条选择的道路。一是曹操诸人物
的“顺天, ”篡汉;另一条是司马徽等人的中间路线,基本上忠于汉室,但
是知道汉室命运已尽,却不愿作不忠于汉室的事,就隐退山林,洁身自保,
不违背“忠”和“义” 。最后就是孔明、刘备等人基于“忠”和“义” ,这
是最高道德原则的选择,但却是逆反天意的一条路。选择这条路的人中,
诸葛亮是最具智慧,最了解天意的人,所以诸葛亮是《三国演义》里最具
悲剧性的人物。
刘备忠于汉室。因为他是汉王朝的宗亲,比汉帝还高一辈。他个人的
悲剧主要的却是“义”的悲剧。赵云等忠臣力劝刘备以“公” ,以“国家”
为先,但是《三国演义》里的很多动人的细节却表现着“义”的吸引人的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