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4
[3],盘骚俚也进入了繁荣期。此后,在高宗时期,掌权的大院君很喜欢盘
骚俚,盘骚俚也迎来了其鼎盛期,并出现了后八大名唱[4]。盘骚俚著名理
论家申在孝(1812—1884)在这一时期不仅创作了《广大歌》 ,指出了作为
盘骚俚表演者所应具备的条件,在理论上对盘骚俚进行了规范,还对流传
下来的《春香歌》 、 《沈清歌》 、 《赤壁歌》等盘骚俚作品进行了编辑整理,
纠正了其中的错字,将作品中不合理或较为庸俗的内容修改得更为合理而
高雅。日帝时期,盘骚俚不断萎缩,作品种类不断减少。此后,盘骚俚在
新剧、话剧、电影等现代表演形式的冲击下呈现了不断衰退的趋势,曲调
和辞说[5]均完整流传至今的盘骚俚作品只有五部,分别为《春香歌》 、 《兴
夫歌》 、 《沈清歌》 、 《水宫歌》和《赤壁歌》 。
盘骚俚是一种综合艺术,融合了戏曲、文学、音乐等因素,盘骚俚的
辞说就是作品中的文学要素。将盘骚俚小说化的作品即被称为盘骚俚类小
说,其代表作主要有《春香传》 、 《兴夫传》 、 《沈清传》 、 《卞强钊传》以及
《裴裨将传》等。盘骚俚类小说同盘骚俚辞说一样,采用律文体,语言生
动诙谐。大部分盘骚俚类小说都创作于 19 世纪,而其作者则无从考证。盘
骚俚作为韩国口传文学中的一种,其辞说在最初也是口口相传的。每个表
演者在表演时都会根据实际情况对内容进行相应的修改,比如说插入有趣
的故事,或是删减拖沓的内容。每个表演者在对盘骚俚辞说进行传承的同
时,也在对其进行创作。因而,盘骚俚的辞说作者应该是一个群体,而不
是某个人。本文所要考察的对象主要是指取材于《三国演义》的盘骚俚作
品《赤壁歌》以及盘骚俚类小说中的部分作品。韩国学者李庆善在其著述
中对盘骚俚作品《赤壁歌》以及盘骚俚类小说中《三国演义》的存在样态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