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7
下《吊白门》则在引述南宋陈刚中的《白门诗》和元末明初张思廉的《缚
虎行》时,有“布骂曰:‘此大耳儿叵奈不记辕门射戟时也’”一语,而
张思廉的《南飞鸟》诗中则有“白门东楼追赤兔”一句,二者既非来自《三
国志》、《后汉书》等史籍,又非来自《三国志平话》,而是出自《三国
志通俗演义》。再参酌章培恒、袁世硕二先生的意见,他认为《三国志通
俗演义》成书于元英宗至治三年(1323)至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之间,
即泰定三年(1326)前后。
3. “成书于元末”说。陈铁民在《〈三国演义〉成书年代考》 (载《文
学遗产增刊十五辑》,中华书局 1983 年 9 月第1版)中认为:嘉靖本《三
国志通俗演义》无疑是今存最早、最接近原著面貌的刻本,利用其注释来
考证《三国演义》的成书年代是可靠的。根据嘉靖本注释中有评论和异文
校记,以及有不少错误等情况判断,这些注释不大可能为罗贯中自作,而
是《演义》的抄阅者和刊刻者零星写下,逐步积累起来的,其中有的作于
元末,有的作于明初。既然有的注释作于元末,那么《演义》的成书年代
自然也应在元末;即使根据一些作于明代洪武初年的注释,也可推知《演
义》成书应在元末,因为只有在《演义》写成并流传之后,才有可能出现
《演义》的注释。周兆新在《〈三国志演义〉成书于何时》(载其主编之
《三国演义丛考》一书,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 年 7 月第1版)中指出:联
辉堂本《三国志传》中有“圣朝封赠(关羽)为义勇武安王”一语,汤宾
尹本《三国志传》亦有相似语句,两本在提到“圣朝”之前,均曾提到“宋
朝”,二者对举,可见“圣朝”不可能指宋朝;而明初洪武至永乐年间均
无封赠关羽之事,可见“圣朝”也不可能指明朝。这样,它只能指元朝。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