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4
演义》研究又重新活跃起来。一方面是访书活动仍在继续进行,最重要的
收获是诗人戴望舒于 1941 年访得藏于西班牙的《三国演义》重要版本——
明嘉靖书林叶静轩及子叶逢春刊《新刊案鉴汉谱三国志传绘像足本大全》 。
马廉、孙楷等对此均未著录,实为海内外仅存之孤本。此本珍罕异常之处,
还在于它是能够确定刊行年的存世最早的版本,对《三国演义》版本演变
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注:关于该本的刊行年代,魏安《三国演义
版本考》 考定为嘉靖二十七年即 1548 年, 并认为嘉靖本 《三国志通俗演义》
完全可能先于该本刊行,但还无法确定究竟哪一年刊行。 ) 。另一方面是研
究论著明显增加。其中大致有三种趋向,一是重在历史研究,兼论《三国
演义》 , 较著者有祝秀侠 《三国人物新论》 、 吕思勉 《三国史话》 、 曾繁康《三
国群雄之用人及其成功失败》等。这些研究成果多为历史学家所为,离文
学研究较远,但为《三国演义》的研究提供了资料,开拓了视野,有一定
的参考价值。二是比较系统的文学研究,以李辰冬于 1946 年由北平大道出
版社出版的学术专著《三国水浒与西游》为代表。在《三国演义研究》和
《水浒传研究》部分章节中,李氏从作品来源、美感基础、艺术造诣三方
面,对《三国演义》作了富有启示的新探索。他在鲁迅、胡适、郑振铎等
人的研究基础上,将三国故事的演变归纳为三个时期:(1)历史故事时期;
(2)民间传说时期;(3)历史与传说综合时期。这样的分期和认识较之鲁迅、
胡适、郑振铎的研究更有概括性,有较强的理论价值。此书另一贡献和特
点是步谢无量之后,运用西方美学理论,从剖析《三国演义》所表现的社
会意识着手,对《三国演义》的成就和价值作了当时最为细致的分析和不
同于胡适等人的高度评价,作者力图追求的研究理论与方法的创新性、作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