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三国演义》研究的百年回顾及前瞻
(0 次评价)8817 人阅读0 次下载
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2 而由于受“左”的僵化思想的影响,研究的思路比较狭隘,模式比较单一, 尽管在“人民性”与“为曹操翻案”两大焦点上讨论热烈,促进了《三国 演义》的传播与普及,但真正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学术成果并不多。至 70 年 代末,由于改革开放与思想解放运动的推动, 《三国演义》的研究才逐步回 归学术本身,并呈多元发展之势,在文献、文本、文化研究诸方面都取得 了重要突破。此外,20 世纪海外《三国演义》研究成果也相当丰富,并在 从原先隔绝状态逐步走向交融的过程中,与国内的研究相互补充,相互促 进。本文试图通过对 20 世纪海内外《三国演义》研究进程的梳理、对其成 果与不足的系统总结,为 21 世纪《三国演义》研究的突破与超越提供新的 学术起点。 一 20 世纪前 50 年, 《三国演义》与其他小说名著的研究一样,也经历了 从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型,但彼此的发展曲线是各不相同的。概而言 之,最初 10 年为起步阶段,承传统批评观念和方法之余绪,无多大价值。 20 年代出现第一个高潮,基本完成了从传统向现代的学术转型。30 年代渐 趋沉寂,至 40 年代形成第二个高潮,研究日益走向广泛、精细和系统,与 前一个高潮前后呼应。 第一个高潮的前期以胡适、钱玄同、谢无量、鲁迅为代表。胡适与钱 玄同对 《三国演义》 的见解主要见之于他们于 1922 年为亚东本 《三国演义》 所作的序言中;无论是胡序的否定性的还是钱序肯定性的评价,从观念到 形式,都体现了从传统向现代过渡的特征,创见不多。1923 年,上海商务 印书馆出版了谢无量的《平民文学之两大文豪》 ,作者运用美国实用主义哲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6-29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5160554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5-10 11:10 , Processed in 0.63914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