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三国演义》徐庶归曹故事源流考论
(0 次评价)6514 人阅读0 次下载
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11 中是否也是经由宋元话本或杂剧从《伍子胥变文》受到启发,——那将是 十分困难甚至不可能之事,——但是二者之间情景略似,神理相通,有所 传承,却是不争的事实。 笔者认为,在一些卓有成就的三国学者提出的“三国文化”背景下继 续深入开掘的基础上, 《三国演义》研究也还需要进一步树立统一的大历史 与文学的观念,放眼全部传统文化的背景以为参照,把一部书的学问做得 更大,以期有新的更多的发现。在这一方面,已经有学者做出了努力。例 如,程毅中先生论《梁公九谏》第八谏武则天以下油锅相迫,而狄仁杰仍 坚持进谏,然后“褰衣大步欲跳入油锅”的情节说: “这种手法常见于民间 说唱,是故作惊人之笔。元人杂剧《赚蒯通》和《三国志通俗演义》第十 八卷邓芝使吴一节,就使用了这样的情节,可见其间有相通之处。 ” [11](P263-264)这无疑是在传统文化的广大背景上对三国戏曲小说情节来源 的一个新的发现和正确论断。而在全部传统文化的背景上,类似的发现应 该不止于此,研究者任重道远,可做的事情正多。 这里还要顺便说到,以上考论《三国演义》徐庶归曹故事源流,首先 当然是揭示了故事构成的资料基础。这一基础对罗贯中《三国演义》的编 撰当然有重要意义。但是,如果考据能不迷失于细节,则应当看到罗贯中 写作徐庶归曹故事,不只是靠了这一基础和好象是东拼西凑的手段,而是 登高望远,成竹在胸,以意为之,随手捏合,笔补造化,独具匠心。他的 天才表现与贡献在于:一面参考各种前代的资料,需要有选择去取的高明 眼光;另一面融铸这东挪西借来的材料,使之成为与全书血脉连贯、呼吸 相通的有机生命体,更要有生死肉骨、化腐朽为神奇的才华;更重要是他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6-29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5160554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5-16 08:21 , Processed in 3.710842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