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三国演义》人物形象之悲剧性崇高美
(0 次评价)4382 人阅读0 次下载
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3 孤》 ,按理说在有诸葛亮和五虎上将的全力辅助下,作为群首的刘备应该可 以如愿以偿地大展宏图了,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在以刘备之名为回目的十 四条中,我们看到刘备多次的失败,占了八条之多,一半以上。作为蜀汉 集团之主的刘备在大好形势之下接连失败、一败涂地,并最终导致整个蜀 汉集团的覆灭,最初的“救困扶国,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的美好愿望也 随之一并消散。 从“悲痛的要素在悲剧的感情中,必须从属于积极要素,即鼓励的要 素。否则,悲剧性就会转化为厌恶、反感、畏惧。 ”[2]刘备仁政理想的破灭, 不仅是他个人的悲剧,更是整个蜀汉集团和整个时代的悲剧。在刘备身上 所体现的爱民为国的仁道的崇高品质,令我们从中深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 在历史前行的过程中的艰难和不易,折射出中华民族精神中坚忍不拔、正 视苦难、并为之奋斗而不惜牺牲的崇高的、伟大的精神。 二、现实权术的悲剧英雄 如果说刘备等人是为了变革社会而牺牲的悲剧英雄,那么曹操便是在 冷酷的现实权术下牺牲的悲剧英雄。 “功首罪魁非两人,遗臭流芳本一身” , 曹操无疑是《三国演义》中性格最错综复杂的人物之一,是一个能臣兼奸 雄的双重形象。他同样有高昂的斗争精神,积极进取的强烈愿望,建功立 业的雄心壮志,但其人生命运却充满了困惑、彷徨和痛苦。 曹操杀吕伯奢一家,历来不被后人认同,甚至深恶痛绝,至于说出的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更是招来了千古骂名。李贽评曰: “孟德杀伯奢一家,误也,可原也。至杀伯奢,则恶极矣……更说出: ‘宁 使我负人,休教人负我’之语……不知此犹孟德过人处也。试问天下人,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6-29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5160554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5-14 01:09 , Processed in 0.594407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