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三国演义》的史诗品格
(0 次评价)5318 人阅读0 次下载
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4 绘。 ” [ (7) ]黑格尔的意思是说, “全民族作为整体去保卫自己”的“战争 情况中的冲突”以及“英勇这种心灵状态和活动” ,是特别适宜于史诗描绘 的对象。 《三国演义》正是在这方面最充分地表现出它特有的史诗美质。与 西方史诗的战争描绘相比较, 《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则更富于审美韵味。 《三国演义》绝少正面去表现血肉横飞的战争恐怖和目不忍睹的惨象,更 多的是展现战争双方的斗智斗勇:或表现运筹帷幄的奇谋巧思,或偏向于 用写意传神的手法表现英雄人物的“英勇这种心灵状态和活动” 。智谋和武 勇,是三国战争描写的两个有机构成部分,也是战争审美生成的两个重要 方面。 《三国演义》描写战争,但不宣扬好战,而是表彰非战争的和平慈爱 的正义思想;它真实具体地展示战争的全过程,但侧重点却放在外交智谋 的较量上,形象地体现“上兵伐谋”的兵法观。从《三国演义》的战争中, 我们每每看到人类智慧的闪光,而不是血淋淋的恐怖与残酷。它让我们身 临其境地近距离地体味人类心智带来的审美愉悦; 而对于残酷的厮杀打斗, 则让我们作远距离的观照,给我们展示勇武与力量的阳刚之美。 《三国演义》所写近百次的大小战争皆向我们昭示这样一个道理:运 用智谋,是在战争中获取胜利的重要保证。因之《三国演义》的战争往往 以大量笔墨展现由于智谋的正确实施而引起战争双方力量的消长变化,从 而使人领略人类智慧的伟大与美感蕴涵。小的战例且不说,仅就影响三国 大局的三大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而言,这些战役都是 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范例,而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智 谋的运用。小说用“计” 、 “智”等字样作标题的回目,达到二十八回之多, 如“孔明用智激周瑜” 、 “群英会蒋干中计” 、 “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6-29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5160554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5-10 17:51 , Processed in 1.685244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