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从魏国政权看曹丕曹植之争
(0 次评价)4632 人阅读0 次下载
这段材料很可注意 。 据 《三国志 · 魏书 . 任城王彰传》 《裴注》引《魏略》 : 彰至 , 谓临苗侯植日 :“先 王召我者 , 欲立汝也 。 ” 植日 :“不 可。 不见袁氏兄弟乎1 . 可见拒绝曹彰 , 正是拒绝曹植 。 在这种局面下 , 曹植自然也很明白 , 继承权之争已彻底 失 败 , 所以连自己也表示不应争了 。 至于曹王对曹植 , 也有一个过程 , 他在正式做太子以前 , 和曹植之间的斗争是 很激烈 的 , 而他登上魏王宝座以前 , 恐怕就并不认为曹植真能取自己的地位而代之 。 所以 《邓哀王 冲传》 《裴注》引《魏略》载 , 曹王曾自称 “ 若仓舒在 , 我亦无天下 。 ” 他并未把曹植放在 银里 。 曹不后来对曹植的种种限制和打击其实只是出于报复心理 , 而并非真有防范之意 。 因 为曹植的支持者其实都不过是一些年青的文人 , 他们无非是恃才傲物 , 又觉得曹操对曹植的 文学才能表示欣赏 , 所以不顾当时的形势 , 在那里胡乱钻营 。 曹植本人更是年少气盛 , 自以 为才华出众 , 想做一番事业 , 因此不免对王位继承权有过幻想 。 然而他的实力非常有限 , 除 了我们常说的杨修 、 丁仪 、 丁奥外 , 史书上记载的只有邯郸淳 、 孔桂等地位颇低的人 。 这里 面较有政治才能 , 而且略有号召力的 , 只有一个杨修 。 所以曹操在决定立曹王 之后 , 要除掉 杨修 , 认为他 “颇有才策”。 至于丁仪 、 丁真 , 他并不以为意 , 曹王继立后将丁仪 、 丁褒杀 死 , 已属淫刑以逞 , 并无实际意义 。 至于邯郸淳 、 孔桂 , 本无地位 。 所以邯郸淳得以善终 , 而孔桂被杀 , 则由其他问题 , 曹王本来也不 想杀他 。 (见《三国志 · 魏书 · 明帝纪》 《裴注》 引 《魏略》 。 ) 考 《陈思 王植传》《裴注》引《典略》 , 杨修 曾任仓曹属主簿 ; 丁仪曾任曹操的 椽属 ; 丁膜为黄 门侍郎 。 这些人官位既小 , 又无实权 , 曹操的意见 , 亦很难为他们所左右 。 曹操心目中 , 他身后要提防的只有一个杨修 , 所以在死前百余日 ,“ 虑终始之变 ” 将他杀掉 。 这个杨修尽管出身高门而有一定的才能 , 但因为有这样一个人而说曹植联系大贵族大官僚却 并非事实 。 《陈思 王植传》《裴注》引《典略》 曾讲到 “ 自魏太子已下 , 并争与交好 ” 。 可 见曹王对这个人也 曾想拉拢过 。 只是杨修作为一个文人 , 还是较倾向于曹植而已 。 尽 管 如 此 , 到曹植开司马门受曹操谴责以后 , 他也知道立曹植之事不成 , 但要抽身已经来不及了 。 从上述的种种力量对比来说 , 在这场王位继承权斗争 中 , 曹王其实处于压倒优势而曹植 处于绝对的劣势 。 如果他和他的朋友们对当时政治形势有清醒估计的话 , 本来不可能发生这 场不自量力 的较量 。 因此 , 在这场斗争中 , 与其说曹植是出于野心 , 还不如说更多地表现 了 他的幼稚和躁进 。 在我们今天来看王位继承权的斗争 , 本来是无是非可言的 ‘ , 不论曹王或曹 植谁争到了继承权 , 结果也都不过当封建的 “ 大魏皇帝 ” 。 至于站在封建立场上指责曹植想 “ 以 庶代宗 ”, 那也大可不为 。 (三) 曹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高于曹王 , 这本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 我们评价作家成就的高低 , 其根据无非是看他作品的质量和数量 , 其次是对后世文学家的影响 。 谁也无法否认的事实是 , 曹植的历来传诵的名作远多于曹王 ; 而后来许多诗人受曹植 的影响也大大超过曹王 。 不管我 们个人的爱好如何 , 历史的评价应该是客观的 。 至于各人的爱好不同 , 有人更喜爱曹王 , 有 人更喜爱曹植 , 这完全允许 , 而且不应强求一致 。 在关于曹王和曹植的评价问题上 , 他们的 政治态度和文学成就也应该有所区别 。 以曹王而论 , 他在早期与曹植争 位时 , 是多少有些权 诈的 , 后来他做了皇帝 , 施政的措施也有许多可议之处 。 《晋书 · 刘颂传》载刘颂在西晋初 年上疏 , 就谈到曹魏的 “ 文明二帝 , 奢淫骄纵 , 倾殆之主也 。 ” 从 《三 国 志 · 魏 书》中看 来 , 到他手里 , 曹操所采取的一 些有进步意义 的措施 , 都逐步废坏了 。 如《司 马芝传》载 , 屯田制到黄初时 , 已逐步变质; 曹操 “ 用人唯才 ” 的政策 , 也为九品中正制所替代 。 但这些 间题也比较复杂 , 一些进步措施 的废坏 , 亦非曹玉个人所能负责 , 而有其社会的根源 。 他的 个人品德确有可议之处 , 如 《三国志 · 魏书 · 鲍勋传》载鲍勋谏游猎 , 本是有理的 , 却被贬 一一 78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8-09-21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5160554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5-13 11:57 , Processed in 3.561217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