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诸葛亮道家思想剖析
(0 次评价)4663 人阅读0 次下载
所导致的错误认 识 。 以我所见 , 这些 言行恰恰体现了攻心战略思想 的运用 。 蜀 汉弱小 , 不足 以与曹魏抗衡 , 这是当时 的客观现实和常 识 , 以诸葛亮之明智 , 绝不会愚蠢到以卵击石的地 步 。 在《前 出师 表》中他有 “ 先帝创 业未半而中道崩租 , 今天下三分 , 益州疲敝 , 此诚危急 存亡 之秋也 ” 的客观分 析而在《后 出师表》中他才道破北伐的 目的 “固知 臣伐贼 , 才弱 敌强 也 。 然 不 伐贼 , 王 业 亦亡 , 惟 坐而待 亡 , 孰与伐之 。 ” 也就 是说 , 诸葛亮 的北伐是丫种 政治手段 , 是 军事上以攻为守的战略 , 目的在于摆脱被动挨打的局面 。 主 动出击 可以把战线 推 到秦岭天 然防线以北的魏 国领土上去 , 同时也不排除在东吴的配 合下 , 或是在曹魏后方羌 胡 的骚扰下 , 或是 在曹魏内部矛盾激 化分裂的形势下 , 侥幸扩大一些战果 的意图 。 但从 其总 的方针来看 , 这种 战略并不是单纯军事性质的 , 而是 一种更 广泛 的政治 上 的 “攻 心 ” 战略 , 它所起到 的作用 是多方面 的 。 首先 , 从蜀 汉本国 的角度来看 , 这种攻 』以战略的 目的在于提高国 民的警惕心 , 使国家随 时处于临战状态 ,“夫 国之大 务 , 莫先于戒备 , 若失之毫厘 , 则差若千里 。 ” 这对稳定蜀 汉社会统治秩序 , 促进经济生产 , 清肃吏治 , 加强蜀 汉中央集权等大事 , 无疑皆有好处 。 抓 紧 战备训 练更 可提高军民士气 , 使 国民充满胜利信心 。 其 次 , 这种攻 心战略更使曹魏处于被动 的地位 , 使其大有顾此失彼之虞 。 诸葛亮称之为 “乘危布信, 敌人告急 , 此 用兵之能 也 。 ” “乡这对于 瓦解 、 动摇敌人 , 起 到了远比军事行动 更为巨大的影 响和作用 , 使敌人不敢集中优势兵力南向伐蜀 。 第三 , 这种攻 心战略巩固了蜀 汉 与东吴的联盟 , 使东西两个战场 上的北伐配 合默契 , 达 到了 “就其 东吴不动 而隘于我 , 我之北 伐 无东顾之忧 , 河南之众不得尽西 , 此之为利 , 亦已深 矣 ” 画的设 想 , 因而巩固 了鼎立局面 。 由此看来 , 诸 葛亮 的北伐 , 实 际上已经达到了预期目的 , 获得了成 功 , 并且是以相对较 小的代价换得了蜀汉政权的相对稳定 。 更有意义 的是 , 在这样广泛的攻 心战略实施范围内 , 他以人臣身份使得 包括 本 国军民在内的所有 人都为之折 服 , 这 种能 力 和气魄在历史 上是少见 的 。 当然 , 他为此是付出了心血代价 的 。 他执政期间 , 事无巨细都要躬亲处理 , 显然违背了 《管子》所说的 “毋 代马走 , 毋代鸟飞 ” 的原则 , 促使他 只以五十四岁的年龄辞谢人世 。 但 结合他处事公允 , 生活俭朴 , 不 图虚华的其他优 良品质 , 仍 给蜀汉君臣士 民起了以身作则的 表率作用 。 这对 于配 合攻心战略的推广 和应用 , 起了奠定 人们心 理基础 的作用 。 四 攻 心 战略体现最集中的 当然是 军事 , 结合政治 上的 “攻心”, 诸葛亮在军事上 用兵谨 慎 , 避免大规 模 的正面冲突 , 更不打无准备之仗 。 他认为 “身冲矢 石 , 争胜一时 , 成 败未 分 , 我 伤彼 死 , 此用兵之下也 。 ” 一 由于蜀汉实力弱小 , 他反对冒险轻躁 、 侥 幸 取 胜的作 法 , 也反对不必要的牺牲和 浪费 。 或许正因为如 此 , 陈寿才批评他 “奇谋 为短 。 ” 袁准 也 说 “其于应 变 , 则非所 一氏也 , 故不敢用其短 。 ” 困 这些评论都以单纯 军事眼光去衡量古 人 , 我是不能苟同的 。 诸葛亮 曾为蜀汉 制订 过许多治军条例 , 从中可以看 出他 的攻心 思想具体运用的情况 。 他 对训练 军队历来很重视 , 尤其对军容军 纪 , 规 定 更是详细 , 试举二例 “始 出营 , 竖矛戟 , 鸣 鼓角 。 行三里 , 辟矛戟 , 结 蟠旗 , 鸣鼓角 。 未至营三里 , 复竖矛戟 , 舒蟠抵鸣 鼓角 。 至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8-08-07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5160554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5-10 14:48 , Processed in 0.788099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