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三国志》标点商榷
(0 次评价)16474 人阅读0 次下载
执 : 此 段有三 “会” 字 , “会自将” 之会乃钟会之名; “会得 文王书 , 之会乃时问副 词 ;意为正在这时; “会得 书 ” 之会亦指钟会 。 如果以为第二个会字亦指钟会 , 则 “会得文王 书 ” 之后紧接又说 “会得书” , 行文重沓 。 然标点者在三个 “会” 字下都标以专名号 , 意谓 均指 钟会 , 误 , 第二个 “会” 字下专名号应删 。 ④第一三八九页 《周妨传》载吴将周 妨 诈降魏书 : “今使君 (指魏将曹休)若从皖道进 住江上 , 纺当从南对岸历口为应 。 若未径到江岸 , 可住百里 上 , 令此间民知北军在彼 , 即自 善也 。 ” 按 : 原文标点者在 “百里” 下加了专名号 , 意谓 此为地名 , 误 。 “可住百里上” 者 , 即 军队可以驻扎在距江岸一百里左右的地方也 , 故 “百里” 不应加专名号 。 《袁绍传》注引 《英雄记》云 :“岐别 诣河北 , 绍出迎百里 J 一 。 ” 情况与 此 同 。 十二 , 逗 号 当为句号 、 句号 当为逗号之 仑 。 ①第七O 页《文帝纪》注引刘庚等奏 :“ 伏惟陛下以大圣之纯赘 , 当天命之历数 。 而固拒禅命 , 未践尊位 , 圣意恳恻 , 臣等敢不奉诏? ” 按 : 东汉献帝多次下诏禅位与曹王 , 王假意辞让不受 , 刘度等遂上此奏再次劝进 。 文中 之 “陛 下 ” 与 “大圣” , 是指曹王 ; 而 “圣意” 之圣则指汉献帝 , “奉诏” 是奉行献帝禅位 之诏 。 因此 , “尊位” 之后 , 应加句号截断上文 。 今标逗 号 , 则 “圣 意 ” 即与 “大圣” 相混 , 以为均指曹三了 。 ②第一三五四页《陆逊传》附《陆抗传》 :“逊卒时, (其子陆抗)年二十 , 拜建武校 尉 , 领妙 众五千人 , 送葬东还 , 诣都谢 恩 。 ” 按 : 孙昊大将死后 , 照例由其子弟袭领旧兵 , 史家称之为领兵制 。 因此 , 陆逊死 , 其子 陆抗 “拜建武校尉 , 领逊众五千人 ” 是一码事 , 而 “送葬东还” 又是另一码事 , 二事也不同 时 。 今标点者在 “五千人” 后加逗号而不加句号 , 便成为陆抗以五千人马送葬东还了 , 这与 事实完 .全 不介 。 当时 此五千人各有守备任务 , 而孙权亦不会允许大将率如此众多外兵入京 。 故此逗号应为句号 。 ③第一四三五页《诸葛格传》 :“烙遣将军 留赞 、 吕据 、 唐咨 、 丁奉为前部(攻守岭魏 军) 。 时 天寒雪 , 魏诸将会饮 , 见赞等兵 少 , 而解置恺 甲 , 不持矛载 。 但兜签刀循 , 保身缘 遏 , 大笑 之 , 不即严兵 。 ” 按 : 《丁奉传》亦载此 战事 , 言吴将丁奉 “使兵解恺 著宵 , 持短兵 , 敌人 从而笑焉 , 不 为设备 ” 。 可见此处 “解置 整 甲 ” 至 “傈身缘遏” , 皆为吴兵的举动 。 因此 , “矛 戟 ” 后不 应加句号而应加逗号 。 又 “兵少” 后逗号亦应取消 。 如上标点 , “解置 恺 甲 , 不持矛戟 ” 便 成了塑 军 见吴兵甚少 而不加防备的表现了 。 ④第二八五页《曹真传》注 引 《魏末传》 : “ (李胜出为荆州刺史 , 往辞司 马鳃 。 豁)谓 胜日 : ` 今当与君别 , 自顾气力转微 , 后必不更会 , 因欲自力 , 设薄主人 , 生死共别 。 令师 、 昭兄弟结君为友 , 不可相舍去 , 副爵区区之心 。 ” 卜 按 :“固 欲 ” 以下司马靓语意是 , 我虽病熏 , 但却想亲自设薄宴款待您 , 一来是永远与您 告别 , 二来想在宴前让我的儿子 司马师与司马 昭和您结 识成为朋友 。 您一定不要急着离去(意 为一定要来赴宴 , 宴后再离去) , 要满足我这小小的心愿 。 因此 , “共别” 后不应为句号而 当为逗号 , “为友” 后不 应为逗号而当为句号 。 否则 , “令师 、 昭兄弟结君为友 ” 一句即显 得突兀 , 而且 “相 舍去 ” 的对象又变为 “师 、 昭兄弟”了 。 矛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8-07-26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5160554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5-14 21:56 , Processed in 1.036736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