⑥第一二一六页《孙韶传》注引《昊录》
:“
(孙)楷处事严整不 如孙秀
,
而人间
知
名
,
过也
。
”
按
:
此数句原意为
:
孙楷这个人
,
在处事的严 整上不如孙秀
,
而在社会上的声名却比孙
秀高
。
故应点为
:“楷
处事严 整不如孙秀
,
而人间知 名过也
。
”
八
,
上句词语当属下句之例
。
①第四九三页《苏则传》注引孙盛语
:
“则既策
名新朝
,
委质异代
,
而方怀二心生忿
,
欲奋 爽言
,
岂大雅君子去就之分哉!
”
按
:
苏则原仕汉为侍 中
,
曹魏代汉 时
,
他曾悲伤 哭泣
。
后来有一次魏文帝问群臣
:
“吾
应天而禅
,
而闻有哭者
,
何也?
”
苏则以为曹王是质 问自己
,
于是
“须髯 悉张,
欲正论以对
”
。
孙盛之论
,
缘此而发
。
“生忿”
与
“欲奋
爽言
”
乃苏则当时之内心活动与外部表现
,
不可分
割
,
故
, t t
生忿
”
当属下句
。
②第六 O四页《王集传》注引鱼豢语
:“余又
窃怪其
(指王集等文士)不 甚见用
,
以问
大鸿妒卿韦仲将
。
仲将云
:
`
仲宣伤于肥恕
,
休伯都无格检
,
元瑜病于体弱
,
孔璋实自粗疏
,
文蔚性颇 忿鸳
,
如是彼为
,
非徒以脂烛自煎糜也
,
其不高蹈
,
盖有由矣
。
’
”
按
:
“如是
波为
”一
句难解
,
“彼
为
”
当属下句
。
“如是”
,
意为上述诸人情况 既然象这
样
;“彼为”
,
意为他们是
。
③第一二三一页《顾 邵传》注引《顾谭传》
:“谭
以清识 绝伦
,
独见 推重
。
自太尉范
慎
、
谢景
、
羊微之徒
,
皆以秀称其名
,
而悉在谭下
。
”
按
:“
皆以秀称其名
”
文意难解
,
“其
名
”
当属下句
。
“
皆以秀称
,
其名而悉在谭下
”
者
,
范慎等人均以才识优秀著称 于世
,
但其声名均在顾谭之下也
。
九
、
下句词语 当属上句之例
。
①第一O六 页《明帝纪》注引《魏略》张茂上书
:“臣昔上
《要言》
,
散骑奏臣书
,
以
( ( l沂谏篇》为善诏曰
“是也”
,
摧臣为太子 舍人
。
”
按
:
张茂语大意是
,
我过去曾把自己所著之《要言》一书献给朝 廷
,
散骑常侍告诉皇帝
说此书之《听谏篇》写得好
,
皇帝也 同意
,
于是提拔我为太子舍人
。
因此
,
“
以《听谏篇》
为善
”
当属上句
。
②第四五五页《蒋济传》注 引《列 异传》
:“
(蒋)济为领 军
,
其妇梦见亡儿曰
:
`
今
在地下为泰山伍佰
,
憔悴困辱
,
不可复言
。
今太庙 西讴 士孙阿
,
今见召为泰山令
,
愿母为白
侯
,
属阿令转 我得乐处
。
’
··
明
日以白济
,
济曰
:
“梦
为尔耳
,
不足怪也
。
’
明 日暮复
梦
。
天明
,
母重启侯
:`
虽云梦不足怪
,
此何太适
,
适亦何惜不一验之?
’”
按
:
末二句当标作
“此
何太适适
,
亦何惜不一验之?
”
此处之
“适适”
,
乃令人惊讶之
意
,
语出水庄子
·
秋水》
。
今割裂分属上下句
,
语遂难解
。
③第五五二页
《阎温传》注 引《魏略》
:
.
“
(东汉赵岐受宦官迫害逃亡
,
道逢义士孙宾
硕
。
)宾硕遂载岐驱归
。
住车门外
,
先入白母
,
言
:
`
今日出
,
得死
,
友在外
,
当来入
拜
。
,,
按
:
以
“得死”
为句
,
难解
,
“友”
字当属上句
,
即作
:“今日出,
得死友
,
在外
,
当来
入拜
。
”“得死
友
”
,
即结识 了一个受到死 亡威胁的朋友
。
①第五九三页《武文世王 公传》往引曹l司上 书
:
“是时
享于越谏
(秦始皇)曰
:`
臣 闻
殷周之王
,
封子弟功臣千有余岁
。
今陛下君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
,
’
”
·
协鑫
,
r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