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三国志》标点商榷
(0 次评价)16470 人阅读0 次下载
嘴 五官椽主持功曹选举 , 官职全部授给本地人 , 完全不用异乡人 。 ⑥第七六四页《母丘俭传》注引母丘俭上 表 : “ 丈司马师)合聚诸藩王公以著邺 , 欲悉 诛之 , 一旦举事废主 。 天不长 恶 , 使目肿不成 。 ” 按 : 此为母丘俭 起兵淮南反抗司 马师之表奏 。 “ 目肿 ” , 指 司马 师患目瘤 ;“不成” 是 司 马师之 谋不成 。 今以 “使目肿不成” 为一句 , 文意遂可能变为上天使 司马 师 的 目瘤形不成 , 故当作 :“天不长恶 , 使目肿 , 不成 。 ” ⑦第一一三二页《吴主传》注 引《吴录》 :“时大寒冰 , 舟不得入江 。 ” 按 :“时大寒 冰 ” 文义层次不清 , 当作 :“时 大寒 , 冰 。 ” 此处 “冰” 单字为句 , 意为 到处水都结成了冰 。 七 , 文句不当断而误断 之例 。 ①第六三页《文帝纪》注引《献帝传》 : “汉 祖未 兆而神母告符 ; 孝宣仄微 , 字成木叶 ; 、 光武布衣 , 名已勒截 。 是以天之所命以著圣哲 , ’ 非有言语之声 , 芬芳之臭 , 。 可得而知耳 , 徒 悬象以示人 , 微物以效意耳 。 ” ·. 按 : “是 以” 以下数句 , 大意是说犷凡圣哲承受天命为君之时 , 都只有一些微沙现象出 现 , 含蓄地启示世人 , 而不能从声音或气味直接得到明确的了解 。 因此 , “非有言语 之声 芬 芳之臭可得而知也 ” 应为一句而不可点断 。一如 点断 , 便戎为 “是 以天之所命以著圣哲 , 非有 言 语之声 , 芬芳之臭 ” 这一道理 “可得 而知 ” 了 , 然而作音原意 , 却是不可能从 “言 语 之声 芬芳之 臭 ” 得知 “天之 所命以著圣哲 ”。 ②第四一六页《王朗传》附《王肃传》 : , “青龙中, 山阳 公芫 , 汉 主也 , 肃上疏日 ,` 今以赠终 , 可使称皇以配 其溢 。 ’ 明帝不从 , 使称皇 , 乃追溢曰汉孝献皇帝 。 ” 按 : 此叙魏明帝君臣议山阳公 (即 汉献帝)死后 称号问题 , 王肃以为可以称之为 “垒” , 而明帝不从其议 , 最后仍称之为 “皇 帝 ” 。 固此 , “ 明帝不从使称皇 ” 应为一句而不 可点断 。 不然 , 既不从肃议 , 又 “使称 皇” , 前后矛盾 。` ③第四三O页《程显传》附《程晓传》 : “时校事放横 , 晓上疏曰 :` `昔武 皇帝大 业草创 , 众官未备 , 而军旅勤苦 , 民心不 安 , 乃有小罪 , 不可不察 , 故置校事 , 取其一切耳 。’ ” 按 : 此叙曹操置校事监视百官 。 程晓上疏大意是说 , 魏武创 业时 , 由于军事任务繁重 , 民心不稳 , 为了加强控制 , 乃 至于对小罪也不得不加以追究 , 故而设校事官 , 以求完全去咚 不法行为 。 故 “乃有小罪不 可不察 ” 应为尸句 。 今点断 , 文义遂变为由于 “军 旅勤苦 , 民心 不安 ” , 于是有很多小罪产生 , 对这些小罪不可不追察 。 这就 与原意不符 。 ④第五一 O页《郑浑传》注引张潘《汉 纪》 :“ 况今德政之赫赫 , 股脓之邦良 , 欲造乱 以激不义者 , 必不相 然谬 , 成其凶谋 。 ” 按 :“赞成” 为当时常用 之 合成词 , 如第四五九页《刘放传》 :“帝问 (刘放 、 孙资) : ` 曹爽刊代(曹)宇不? ’ 放 、 资因赞成之 。 ” 此处气赞 ” 同 “赞” , 故其后不应点 断 。 “必 不相然示赞成 其凶谋 ” 者 , 既不以其凶谋以为然 , 更不助此凶谋成功也 。 · ⑤第八二三页《管骆传》注 引《格别传》 :“故 郡将刘那字 令元 , 清和有思 理 , 好 《易》而不能精 。 与格相见 , 格言 : ` 格不解古之圣人 , 何以处乾瓦于西 北 , 坤位于 西 南? ’ 分卜 依《易 · 系辞》 , 诸为之理以为注 , 不得其要 。 , , ` 按 : “依 《易 · 系辞》诸为之理以为注 ” 应为一句 , 意即 按照 《周易 · 系辞》中所阐述 的种种道理来解释 。 今点断 , “诸为之 理 ” 难解 。 ’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8-07-26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5160554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5-14 09:35 , Processed in 0.764802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