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以鄂为都城始自黄初二年四月
,
而
“武
昌
”
这一地名的成立亦以此 时为开端(祝穆
《方舆胜览》谓
“孙
权都鄂
,
欲以武为昌
,
故
名
”)。
在 此之前
,
鄂城甚狭隘而偏僻
,
未有
铜镜铸造业
。
在武昌作镜
,
实 以此时为开始
,
故镜铭称
“
元作明镜
”。
此镜传系长沙出土
,
以其地属当时的昊境
,
且与武昌相近
,
诚属可
信
。
从上述《吴志
·
吴主传》的记载看来
,
铸
镜的日期不能早于黄初二年四月
。
据《资治
通鉴拭卷六十九) 记载
,
黄初二牟八月孙权遣
使向魏文帝称臣
。
铭辞 用魏的
“黄初”年号,
或许说明此镜作于八月以后
。
(D黄初二年(2 21 )十一月同向式神兽
镜( 图版叁
,
4 )
:
2
枚
,
大小
、形制‘图纹、
铭
文完全相同
,
属
“同范镜”。
皆为湖北省鄂
城出土
,
现藏鄂 州市博物馆O
。
直径1 3
.
1
厘米
。
铭辞为
:
“黄初
二年十一月丁卯朔廿
七日癸 巳
,
扬州会稽山阴师唐豫命作镜
,
大去
寸
,
清冒
,
服者高迁
,
秩公美宜候王
,
子孙播
昌
”。
查黄初二年十一月朔日为丁卯
,
廿七日
为癸巳
,
镜铭所记干支正确
。
据《资 治通
鉴》(卷六十九)记载
,
黄初二年八月
,
魏文帝
遣太
J屠
加
负奉策拜孙权为吴王
。
十一月邢贞
圣 臭
,
孙权绘受策命
,
始为吴王
。
两镜作于黄
初二年十一月廿七日
,
正在孙权受封之后
,
镜
铭用魏的
, ’黄初”
年号是理所当然的
。
铭辞
记作镜者唐氏为会稽山阴的工匠
,
但我根据
下文将要述及的黄武六年十 一 月重 列式神
兽镜的铭辞
,
判断此镜作于武昌
,
唐氏是孙
权建都武昌时被征召而从会稽徙往的
。
应宫
廷
、
官僚的需要而作镜
,
故镜铭称
“
豫命作
镜
”o
两枚
“
同范镜
”
由的一枚
,
在钮上刻
“上大
将军校尉李周镜
即
九字
。“上
大将军
”
为三国
时代的高级武职官衔
,
“
李周
”
是此镜 的所有
主
,“
校尉
”是
李周 的官职
。
杜佑《通典》( 卷二
十九)说
:
“魏黄初
中又有上大将军
,
以曹真
为之
;
吴亦以陆逊为上大将军
”。
查《三 国志
·
吴 志》
,
陆逊于黄龙元年() 始拜 上大将
第期
军
,
其后 吕岱
、
施绩等人亦曾为上大将军
。
‘镜
钮所刻
“上
大将军
”
以 系指陆逊的可能性为
大
。
此镜为黄初二年 (2 2 1 )
所铸
,
但钮上 文
字应为黄龙元年 (2 2 9)以后所加刻
。
若以上
判断 无误
,
则李周应为陆逊的部属
。
(5 )黄初三年(2 2 2) 同向 式神兽镜( 图
版叁
,
5 )
:
2
枚
,
大小
、形
制
、图
纹
、铭
文完全
相同
,
属
“
同范镜
”。一枚为瑞典斯德哥尔摩
国立博物馆所藏
,
出土地点不明
;
一枚流 人日
本
,
传系绍兴出土
。
直径1 0
.
3
厘米
。
据梅
原末治释文
,
铭辞为
:“
黄初三年
,
师卜德口
合作明金镜
,
五柬口口
,
服者侯王
,
益其女口
令
”。
流人日本的一枚
,
钮上 刻
“
张荣
”二
字
,
当为此镜所有主的姓名
。
从 镜的形 制
、
图纹
及出土地点看来
,
可 以确认 为吴镜
。
当时孙
权定都武昌
,
武昌已开始铸造铜镜
,
但会稽
郡的铸镜业不衰
,
故此镜可能 为 山阴所产
。
据《吴志
·
吴主传》记载
,
黄初三年十月孙权
坚决抗魏
,
自立年号而称黄武元年
。
因此
,
这
两枚黄初三年纪年镜的铸造日期应在 此年十
月之前
。
(6 )
黄武元年 (2 2 2)对置式神兽镜( 图
一)
:
1
枚
,
为庐江刘体智旧藏
,
出土地点不
明
。
直 径1 2. 3厘米
。
据梅原末治 释文
,
铭
图一
黄武元年对置式神兽镜(刘体智旧藏)
22 9
7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