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邀#徐邀与羌
、
胡从事
,
不问小过
+
若犯大罪
,
先告部帅
,
使知
,
应死者乃斩以拘
,
是以信服畏威
。
#)
&!%
案
“
应死者乃斩以拘
”
句读不顺
,
“
应死
者
”应
属上读
,
作
“
使知
”宾
语
,
而
“乃
斩以拘
”
独作一读
+“应死者”前逗号移于后
。
#?!,
孙权流放良臣
,
迪庶分争
,
可乘衅
而制吴
、
蜀
+
白帝
、
夷陵之间
,
黔
、
巫
、
株归
、
房
陵 皆在江 北
,
民夷 与新城郡接
,
可袭 取也
。
#/
& ! ?
案
孙权政治不良
,
可云乘衅而制吴
,
不
可云
“
乘衅而制吴
、
蜀
”,
此处
“吴
、
蜀
”应属下
读
,
指示大体地理方位
。
删去分号
,
于
“
制
”后
逗断
。
#? !0
襄阳太守表吴贼邓由等欲来归化
,
基#王基被诏
,
当因此震荡江表
。
基疑其诈
,
驰 骤陈状
。
且日
“
未宜动众以求外利
”
#/
&
案
据裴注所引司马彪《战略》
,
“
当因此
震荡江表
”为诏
令中语
,
明引
,
应加标引号
,
同
时
“诏”后
改标冒号
,
以提出下文
。
又
,“
且日
”
云 云与上文
“
驰骤陈状
”语义相承,
其间标句
号则为中断
,
应改为逗号
。
“且”
又
。
#?! !文王报书日
“凡处
事者
,
多曲相从
顺
,
鲜能确然共尽理实
。
诚感忠爱
,
每见规示
,
辄敬依来指
。”
#)
·
&
案
“
诚感忠爱
,
每见规示
”
为倒言句#前
者为果
,
后者为因
,
语意已完足
,
下文
“辄敬
依 来指
”亦
独立成句
,
故
“
规示
”后应
改标句
号
。
#? ! 襄阳太守胡烈表上
“吴
贼邓 由
、
李
光等
,
同谋十八屯
,
欲来归化
”
。
大将军司
马文王启闻
。
诏征南将军 王基部分诸军
,
使烈
督万人径造沮水
,
荆州
、
义 阳南屯宜城
,
承书
夙发
。
若由等如期到者
,
便当因此震荡江表
。
基疑贼诈降
,
诱致官兵
,
驰释止 文 王
,
说由等
可疑之状
。
“且
当澄清
,
未宜便举重兵深人应
之
, ,。
#)
&
·
0,
·
案
此例错误有三
第一
,
“启
闻
”
与下文
“诏征南将军”
诸语语义连属
,
其间标句
一号
,
则
语有 隔断
,
应改为 逗号
。
第二
,
据
“
承书夙发
”
一语可知
,“
使烈督万 人
”至“
震荡江表
”
为司
马文 王诏令中语
,
其前后应加标引号
。
第三
,
“
且 当澄清
,
未宜便举重 兵深人应之
”
与上文
“
说 由等可疑之状
”
语义亦相连属
,
其前句号
应改为逗 号
+
若依原书标点
,
则该句悬空无
着
。
#?!小人还项
,
复遇 王基等
一卜 二
军
,
追
寻毋丘#毋丘俭
,
进兵讨之
,
即日克破
。
#/
& &
案
“追 寻毋丘”应
与上
“
十二军
”
连读
,
不
点断
+
否则
,“
追寻毋丘
”者
为谁(不甚了了
。
#?!&
今者之计
,
宜屈己伸人
,
托命归汉
,
东西俱举尔
,
乃可克定师#司马师党耳
。
#/
& &
案
“
尔
”
如此
,“
尔乃可
”意 谓
如此乃 可
,
魏晋常语
,
例如《抱朴子
·
金丹》
“
不与俗人
相见
,
尔乃 可作大药
。”
原标点误将
“
尔
”字理
解为句末语气词
。
“
尔
”后
逗号应移于前
。
#?! 于是朝廷拜文王为大将军
、
辅政
,
会#钟会迁黄门侍郎
·
一
#)
&
案
“辅政”
非官名
,
不得 与
“大 将军”
并
列
,
顿号应改为逗号
。
#? !?
会#钟会以五年正 月十五日至
,
其
明日 为太后发丧于蜀朝堂
。
矫太后遗诏
,
使会起兵废文王
,
皆班示坐上人 #)
&?,
案
“使会
起兵废文王
”乃矫诏语气,
是为
明引
,
应加标引号
。
#? %故甘陵相夫人有娠六月
,
腹痛不
安
,
佗#华佗视脉
,
日
“
胎已死矣
。”
使人手摸
知所在
,
在左则男
,
在右则女
。
人云
“
在左
”,
于
是为汤 下之 #)
& ??
案
“
使人手摸知所在
,
在左则男
,
在右则
女
”,
无疑是华佗诊断语
,
不应摈于引号之外
+
引号止 于
“则女”。
#?? 向来道边有卖饼家蒜菌大醉
,
从取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