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雄耳
。
”
第五回回评后关羽来投
,
曹操高兴地说
“素慕云长忠义,
今日幸得相见
,
足慰平生之望
。
”
毛宗岗夹批
“与袁绍
接待玄德语相似
。
然绍繁礼虚文
,
操深心厚貌
,
各
自不同
。
”
及左右呈上关羽辞书
,
操看毕
,
大惊说
“云 长去矣”
毛 宗岗夹批
“四
字有
无限爱惜
,
无限暖吁之意
。
”
毛宗岗还指出 操 由于善用人故深得人助
,
如第十六回写曹操遭
护 育水之难
,
幸得典韦拚死以救才得逃脱
,
毛宗岗评点说
“董卓爱
妇人
,
曹操亦爱妇人
,
乃卓
死于布
,
而操不死于绣
,
何也
日
卓之死
,
为失心腹猛将之心操之不死
,
为得心腹猛将之
助 也
。
兴亡成败
。
此在能用人与否耳
。
”
第十六回 回评对陈琳代袁绍写檄骂操祖宗三
代
,
操爱其文才一笑置之
,
毛宗岗将之 比武瞿对待宾王而誉之说
··
使武瞿见檄而怒 骂
宾王
,
便不成武翌使曹操见檄而怒骂陈琳
,
便不成曹操矣
。
”
第二十二回回评曹操与
孙权在须濡对阵
,
操见吴 军战船整齐威武 和孙权气势不凡
,
以鞭 指之说
‘性子 当
如孙仲
谋若刘景升儿子
,
豚犬耳
”
毛宗岗夹批
“刘
璋降操 而操薄之
,
孙权拒操而操嘉之
,
奸
雄赏识
,
亦自不凡
。
”
这是说操渺视庸才而赞赏英雄
,
是好汉惜好汉之意
。
评点特点
毛宗岗关于曹操 的评点
,
总的说是很精辟 的
。
它之所以精辟
,
是因具有个人的特点
,
即
辩证法观点
。
从 上面所述
,
可以看到他既充分赞扬曹 操是
“功首”
、
“
流芳
”
,
也彻底批
判曹操是
“
罪魁”
、
“遗
臭
”,
既肯定其
“八胜”
,
对其仁胜
、
德胜则否定
。
毛宗 岗对曹 操
的评点较少片面性
,
较少形而上学
,
而 总 是实字求是
,
一分为二
。
这种辫证法观点具休表 现
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
之一从发展上看人
。
客观事 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
做为具体的人也是如 此
。
在前期
,
曹操与 汉室是 相依为 命
,
利害一致的
,
故他效忠于汉室
,
为之卖命
及其
“挟 天
子以令诸
侯
”
后
,
则是个权臣角色
。
毛 宗 岗正是据此
,
对曹操前后 期的不同表现进行实事 求 是 的评
点
,
前期着 重赞其忠
,
后期着重 揭其奸
。
毛 宗岗对曹操前 期表现是 满口歌颂
,
第四因写王允
宴请众官议除董贼之计
,
众官无计只能相对饮泣
,
操见 此状抚掌大笑 说
“满朝
公卿
,
夜哭
到明
,
明 哭到夜
,
还能哭死董卓否
”
毛宗岗夹批
“众人
皆哭 我独 笑
,
的是 妙人
。
,,
“妙
语解颐
。
”
“毕
竟是曹公独别
。
”
操表示
“愿断董
卓之头悬于都门之下
,
以谢 天 下
。
”
夹
批
“其 言甚
壮
。
”
操向王 允借宝刀后
,
辞众官去行刺
,
夹批
“写得慷慨动 色,
仿佛荆卿
渡易水时
。
”
荣阳之 战
,
曹洪舍马救曹操说
“天下可无
洪
,
不可无公
。
”
对此 话
,
毛宗岗
评说
“千军 易得,
一将难求
。
众将易得
,
主将难求
。
为从者万辈
,
不若为首者一人 之重
也
。
‘天下可无洪,
不可无公
,,
此语可传千古
。
”
这虽是赞曹洪忠于操
,
也是对操 的推
重
。
在这之前
,
毛宗岗是赞曹操忠义的
。
但接着他写道
“曹
操几死者三
献 刀而 逃
,
为中牟
军 士所获
,
一死也
陈宫于客店 欲杀之
,
二死 也荣阳之 战
,
中箭堕马
,
三死 也
。
脱此三
死
,
人为曹操幸
,
我独为曹操恨
。
恨其不得以一死 成忠义之名
。
天下 固有生不如死者
,
此类
是也
。
”
第六回回评
因为从荣阳之战后
,
曹操的奸恶逐 渐暴露
,
毛宗岗笔锋一转大加鞭
糙
,
但即使在此以后
,
毛宗岗对曹操并不是一味批判
,
而是贬中有褒
,
褒中有贬
,
这 在上
面已评 述
,
不再重复
。
之 二
揭开其奸雄的本质
。
有奸而无雄
,
或有雄而无奸
,
都不能称奸雄
,
既奸且雄
,
始
能成为奸雄
。
曹操 既有奸的 一面
,
也有雄的一面
,
但两者不 是截 然分开
,
而是溶 化于 其一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