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
繁礼多仪
,
公体 任自然
,
此道胜也
,
夹批
大英 雄不构细节
。
绍自谓四世
三会
,
故以繁礼为家教
,
不知太原公子固自不衫不履也
。
绍以逆动
,
公以顺率
,
此义胜也夹批
扶天子以令诸侯
,
其名 固顺
。
桓灵以来
,
政失于宽
,
绍以宽
济
,
公以猛 纠
,
此治胜也
夹批
前有子产治郑
,
后有孔明治蜀
,
皆是 猛
以济
宽
。
绍外宽内忌
,
所任多其戚
,
公外简内明
,
用人唯才
,
此度胜也
,
夹批如
绍为盟主 时
,
不责袁术之 霸 粮
,
而曹操用兵
,
能奖 于禁
,
责夏侯也
。
绍多谋少
决
,
公得策辄行
,
此谋胜也
夹批此袁
、
曹第一优劣处
。
绍专收 名誉
,
公以
至诚待人
,
夫批
未必
。
此 德胜也夹批
操外虽诚
,
而内实作
,
算不得
德
。
绍恤近忽远
,
公 虑无不周
,
此仁胜也
,
夹批
操何仁之 有
但当
曰
才 胜
耳
。
绍听谗惑 乱
,
公侵润不行
,
此 明胜也夹评
绍每疑田丰
、
沮授
,
而操深
信郊嘉
、
荀或也
。
绍是 非 混淆
,
公法度严明
,
此 文胜也夹批繁礼多仪不是
文
,
法度严明 乃真文
。
绍好为虚势
,
不知兵要
,
公以少克众
,
用兵如神
,
此武 胜
也
。
夹批如后文
,
哀绍驰极讨操
,
乃顿兵不进
,
而操能以十万之众破绍兵八十
万是 也
。
在 上述的十胜中
,
毛 宗岗只对操的仁胜
、
德胜予以否定
,
对操的 道
、
义
、
治
、
度
、
谋
、
明
、
文
、
武八胜 则肯定
,
并加以高度赞扬
。
在其他回 评和夹批 里
,
对操的
“八胜”
也加以发挥
,
其褒词 谧 于言表
,
巨次数之多超过
《三国演义》里任何人物
。
他最赞赏曹操的有下 列几点
一
、
压倒群雄
。
众诸侯讨伐董卓
,
只有曹操
、
孙坚二人英勇作战
,
迄董卓弃洛西奔
,
众
诸侯按兵不动
,
对此
,
毛 宗 岗夹批
“众诸侯 中,
毕竟孙
、
曹出 色
。
”
曹操主张乘势追袭
,
众诸侯皆言不可 轻动
,
操大 怒 说
“竖 子不
足与谋里
”
遂自引兵万余星夜来赶董卓
,
对曹操
此 举
,
毛宗岗在 夹批 里大赞说
“是壮举不是轻举
。
”
后曹操因众寡悬殊
,
战败回河内
,
毛
宗岗不因 其败而贬之
,
反在 夹批里赞扬说
“曹操此 一 战,
虽败犹荣
。
”
二
、
兽于用 兵
。
诸葛亮在
《后 出师 表》里说
“曹操
智计
,
殊绝于人
,
其用兵也
,
仿佛
孙
、
吴
。
”
可见
,
历史上的曹操善于用兵
。
《三国演义》多次描写曹操指挥的 出 色战役
,
毛
宗岗在评点中也赞不绝口
,
他认为曹操 用兵不 仅远胜袁绍
,
也胜过刘备
,
他说
“操
之敌
绍
,
能以寡胜众
。
备之敌操
,
不能以寡胜众
,
是备之用兵不如操矣
。”
第二十四回回评他
还 指出曹操用兵的特点 说
“玄德势小,
曹操不敢小觑之,
本 初势大
,
曹操偏 能小觑之
。
然
徐州之役
,
八面埋伏是小题大作
,
固不敢小觑玄德也
。
仑亭之战
,
十面埋伏是大题大作
,
亦
不敢小 视本 初也
。
狮 子搏兔搏象
,
皆用 全力
,
曹操可谓 能兵失
。
”
三
、
见才便爱
。
历史上曹操是首倡
“唯
才是举
”
的用 人政策的
,
只 要有才不管是人品好
坏都用
。
《三国演义》也多次描 述曹操这个用人的特点
,
毛宗岗对此极为欣赏
。
曹操移驾许
都
,
途中被杨奉
、
韩逞领兵拦住
,
双方交战 时
,
曹操见当先一将徐晃威风凛凛
,
武 艺不凡
,
即鸣金收兵
,
召谋 士议 说
“杨 奉
、
韩 逞诚不足道
,
徐晃 乃真良将也
,
吾不忍以力并之
,
当
以计招
。
”
对曹操如此爱才
,
毛 宗岗夹批说
“
曹操见才便爱
,
安得不成大业
。
”
对曹操赏
识 和厚待关羽事
,
毛宗岗十分赞扬第五回写关羽要求出战华雄
,
袁术知是马弓手后喝令打
出
,
袁绍 也不 同意
,
曹操见其仪表不俗故极力支持
,
关羽乃得出战
,
“
温酒斩华雄
”
。
毛宗
岗赞曹操说
“
袁术不识玄德兄弟
,
无 足责也
。
本初亦人豪
,
乃亦拘牵俗见
,
不 能 格外用
人
。
此孟 德之所以为可儿也
。
今 人都骂孟德好雄
,
吾恐奸雄非 常人所可骂
,
还应孟德骂人不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