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清人言论又指出“余独谓垓下是何等时,虞姬死而子弟散,匹马逃亡,身
迷大泽,亦何暇更作歌诗!即有作,亦谁闻之而谁记之欤?吾谓此数语者,
无论事之有无,应是太史公‘笔补造化’代为传神” 。正像阐释学者德国的
伽达默尔指出的那样: “真正的历史对象不是客体……而是一种关系,在此
种关系中, 同时存在着历史的真实和历史理解的真实” 。 ③在记史者的笔下,
既有着历史与现实之间断裂的鸿沟,也有着内在的意蕴关联。
按照上述阐释学的历史概念来分析,历史小说就是作家以小说的形式
对历史作出的一种解释和理解。由此,历史小说创作的主旨既不在于怎样
完全忠实地描述历史事实的原貌, 也不在于怎样运用敷色着彩的艺术手段。
关键在于作家如何对有关历史作出丰富的生动的、科学的深刻而有个性的
阐释上。古今中外众多的历史文艺作品的创作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如英
国伟大的戏剧家莎士比亚的历史剧就是这样。莎翁的《亨利四世》 、 《亨利
五世》 、 《理查三世》等剧作一般取材于十三世纪初至十五世纪末的英国史
实,但所显出的却是鲜明的十六世纪才有的人文主义政治历史观点:反对
封建诸侯割据,拥护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反映了莎翁个人对他所见
那个时代的阐释,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意义。再如意大利作家乔万尼奥里
的长篇历史小说《斯巴达克思》描写的是约两千年前古罗马的一次风起云
涌、惊心动魄的奴隶起义,作品既真实地再现了起义的全过程,热情歌颂
了以斯巴达克为首的奴隶们的反抗精神,同时也寄含了不少具有鲜明资本
主义时代色彩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这部小说实可算是对这
场起义的乔万尼奥里式的解释。 《三国演义》这部历史演义小说名作也是这
样。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