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人才、谋略和胜利——漫论曹操的用人
(0 次评价)4760 人阅读0 次下载
冬 《三国 志演义》运用形象描写 , 表现曹操的胜利是他善于用人用谋的结 果 。 作品还描绘 了曹操在用 人 用谋上的 重大失误 , 使他几次失去统一全 国的机会 。 曹操取得荆州 , 大败刘备 , 亲率八十三万雄师 , 水陆并进 , 大有平定江南 、 统一全 国之 势 。 赤壁 之战是决定曹操 、 刘备 、 孙权命运的决战 。 曹操胜 , 统一全国则指日可待 , 若败 , 则 鼎 足 之势成 , 孙 、 刘将难以撼动 。 当时曹操具有打赢这场战争的有利条件 : 操兵强将勇 , 兵力处绝对优势 , 而江南兵弱将寡 , 且只习水战 ; 操军上下一心 , 而孙权集团主战主降 , 意 见分岐;操集中兵力一个拳头打人 , 而孙 、 刘联盟 , 周瑜时有杀孔明 、 刘备之心 , 两个拳头 不协力 , 等等 , 不一而足 。 谁知曹操没有发挥自己的优势 , 在谋划上一再失误 , 终于走向失 败 。 他在赤壁之战的谋划上重要失误有四 : 首先是没有利用东吴的主降派力量 。 当时他以大 兵压境 , 若能以甘 言美语稳住东吴人心 , 对态度摇摆不定的孙权授以高官 , 给以厚禄 , 使他 能看到投降的好处 , 就可能不动刀枪尽得江南之地 。 孙权的态度犹豫中倾向稳妥的投降策 略 。 在鲁肃 、 孔明 、 周瑜晓之以理后 , 他明确说抗战 , 其实孔明看出他仍在犹豫不决中 。 不 是孔明提醒周瑜去消除孙权的优恐 , 抗操大计难以执行到底 。 这时曹操却传檄东吴 , 以侮辱 性的口气约孙权会猎江夏 , 遣使致书周瑜 , 封皮大书 “汉大永相书付周 都 督 开拆 , ” 一再 激怒东吴决策人物 。 他的错误措施促使孙权一步步走向抗战的道路 。 其次 , 曹操在破坏孙 、 刘联盟上毫无作为 。 当时孙 、 刘联盟并不稳定 , 周瑜谋杀刘备 、 孔明之心一直不死 。 周瑜 心胸狭窄 , 鸡肠小肚 , 不能容人 , 在东风巳起的决战前 夕 , 忽然发生了 “不若且 与 曹 操 连 和 , 先擒刘备 、 诸葛亮 , 以绝后患”的政治性动摇 , 这说明破坏孙 、 刘联盟是可能的 。 周瑜 长于用兵 , 政治上却患了短视病 。 他若能从周瑜身上 入手 , 扩大孙 、 刘裂痕 , 各个击破的政 策有可能实现 。 他的情报工作失灵 , 在这方面毫无作为 。 第三 , 上当误杀了水军大都督蔡 增 、 张允 。 第四 , 周瑜定下火攻计 , 庞统又献连环计 , 本来程显 、 荀效都看出了问题所在 , 向他提醒要防火攻 , 结果被他驳了 回去 。 谋划失误接二连三 , 终于酿成赤壁之战的失败 , 失 去了统一全国的机会 。 曹操用谋还有一些小失误 , 无关大局 , 此处不赘 。 曹操在人才问题上的失误表现在对待西 川张松上 。 张松是蜀中有政治眼光的人才代表 , 早 就 看到刘璋不足以成大事 , 在 那个 “君择臣, 臣也择君 ”的动荡 时代 , 想选新主以事之 。 张松看到 曹操南征北伐 , 统一了大半个中国 , 并且具有统一全国的政治军事力量 , 曾于荆州拜见过他 。 当 时碍于战争 , 未能热情接待 , 使张松有委曲之感 。 虽然如此 , 张松仍然想依靠曹操在统一全国 的事业 中建功立业 , 于是暗画西 川地理 图本藏之 , 假借出使 , 在许昌第二次拜见曹操 , 想献 西川州郡于 他 , 但他却以傲慢的态度接见张松 , 拜后不命坐 , 并以斥责的口气相 问答 。 凡是人 才 , 均吃软不吃 硬 , 张松也一样 , 就同他顶撞了几句 。 “操见 了张松人物狠琐 , 五分不喜多 又闻语 言冲撞 , 遂乃 拂袖而起 , 转入后堂 ” , 下了逐客令 。 博学多才 、 言词敏捷 、 智识过人 的杨修被张松难倒后 , 曾专门 向曹操进言 , 认为张松是 “天 下之士 ”, 应以国士纳 之 , 他却以 “ 容 貌不堪 , 语 言不逊 , 吾故慢之 ” 答复杨修的荐举 。 接着他示兵威于 张松 , 点 虎卫 雄兵五万于教 场 , 不想 又被张松蔑视 , 还被揭了短 , 于是将张松乱棒打出 。 这种作法使他失去蜀中才士之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8-05-23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5160554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5-14 15:35 , Processed in 1.206130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