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6
近代小说家吴研人在《两晋演义》中的批语有云:作小说难,作历史小
说尤难,作历史小说而欲不失其真相,而欲其有趣味,尤难之又难。此语
道出了历史小说写作的困难:既要有历史的真实感,又要包含生动的艺术趣
味。的确,成功的历史小说创作,应既不失对历史进行阐释的本旨,又不
失生动形象的艺术表现手段。从更为广阔的背景来说,作品的艺术表现也
是一种阐释,即审美的阐释。由以上对《三国演义》这部作品创作心理动
机的实际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该小说的三层主题,也即对三国历史的审
美阐释。主要有以下三大层面,现略述如下: (一)武勇智术,瑰伟动人。三
国时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三分自是多英俊”,小说对猛将谋士的
武勇智术描写在书中占有至为突出的地位。在书中战斗场面的描写中,主
要以战将为中心。作者将大部分艺术心血都倾注在那些“虎责之士”身上,
关羽的英武绝伦,世无其匹;张飞的勇猛刚烈,声震云天;赵云的文武双全,
浑身是胆。其他如黄忠的老而益勇,马超的雄烈过人等皆触人深刻。书中
其他执坚披锐,能征惯战之将亦不下数十人。其征战的场面也写得惊心动
魄,扣人心弦。如三英战吕布,温酒斩华雄,百万军中救阿斗,单骑大闹
长板桥··一所有这些都展现了三国时代军事争战波澜壮阔的历史风貌,
具有一种壮怀激烈的阳刚之美。然而,作者更着力突出的却是英雄人物的
智术在事业成败中的作用。谋士郭嘉遗计定辽东,兵不血刃,拓境千里,
坐取三袁之首,根除北方后患,孔明在蜀国面临四面敌兵夹击情况下,填
密谋划,“安居平五路”,解除了国之危难。书中凡用智者胜,不用智者
败,“用智”己成为决胜与否的关键。曹操“腹隐机谋”,又善用人,在
三国初期所向披靡,无往不胜;刘备早期因无得力谋臣,弄得东奔西窜,难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