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三国演义》人才观简论——兼谈改革开放时期之人才管理
(0 次评价)5911 人阅读0 次下载
力量 。 常山赵云 , 先在袁绍部下 , 后投奔了公孙珊 , 尔后袁绍多次相召都不应 。 他 对刘备 说 :“云奔走四方, 择主而事 , 未有如使君者 。 今得相随大称平生 。 虽肝脑涂地 , 无恨矣 。 ” 太史慈离别刘爵投孙策 , 确为英主良将相得 , 顺乎情理 。 在刘麟手下 , 就却被断以 “年轻未 可为大将 ” , 不为所用 , 有力无处使 , 无法施展才智 , 神亭战中一对仇人 , 却结成亲密的朋 友和互相尊重信任的君臣 。 人才的这种流动 , 显得生气勃勃 , 潜人才便有转为显人才的实际 可能 。 君可择臣 , 臣亦可择君 。 其积极的结果是一 种新的人才结合体出现 , 它带有一种人才的 自由自愿组合的特点 , 很类似今日民主政治的自由组阁 。 因为彼此了解 , 以互识为前提 , 又 有深厚的感情基础 , 不是勉强的凑合 , 乃是自觉自愿的合力建构 。 所谓志同 道 合 , 情同手 足 。 内耗将降至最低点 , 共同的合力将达到最高点 。 法正说 :“盖 闻马 逢伯东而嘶 , 人遇 知己而死 。 ” 有人说 “士 为知 己者死 ” 是中国知识 分子的特有的传统 , 其实并非如此 。 作为学有 专长的人才 , 那个国家的 知识分 子都希望有人 尝识 , 有人给予条件用 其所长 。 日本的政界 、 财界的这种特点相当突出 。 他!们对 《三 国演 义》在这方面的研究和吸取是十分成功的 。 当代日本财界各个企业家建立的 正是以知 己为基 础的群体结构 , 他们网 罗人才之基木方式不仅仅是金钱地位 , 而尤为重视人际关系 , 并力图 将企业的发展也建构在对人才的互相信任的 基础上 。 他们重视管理 , 重视制度 , 但他们更重 视人 , 重 视人的感情需要 。 知 己是以对人才的价值充分认识为基础的 , 其间充满着信赖和友爱 。 可以说是没有什么 力 量能够摧 毁的 。 徐庶临行走马荐诸葛 , 终身不为曹操设一谋 , 感的是刘备的知 遇之 恩 。 张 松不将西 川 图录献与曹操而献与刘备 , 感的是刘备对自己的尊重 , a 今遇明公 , 敢不披沥肝 胆 。 ” 张 辽 、 徐晃久没槽杨之下 , 因曹操而成一代名将 , 终身不渝忠于曹操 。 郭嘉为曹操多 设奇谋 , 抱病随 军 , 遗策定辽 , 都出于 “某感垂 相大思 , 虽死不 能报万一 。 ” 诸葛瑾对孙权 也是忠心 耿 耿 , 其原因在于孙权十分 了解他信赖他 。 张昭诬诸葛瑾降蜀 , 孙权驳道 :“孤与 子瑜 , 有生死不渝之盟 , 孤不负子瑜 , 子瑜亦不负孤 。 孤与子瑜可谓神交 , 非外言所得 间也 。 ” 诸葛亮感刘备知遇之 恩 , 不仅有隆中之对 , 夺荆州 、 取西 川之功 , 而且为扶遗孤 , 兴汉 室 , 南安孟获 , 北伐中原 , 鞠躬尽瘁 , 死而后已 , 成为此类自己组合关系成功的典范 。 刘备 以善用人名垂史册 , 使一代名相诸葛亮德能都发挥到极致 。 “ 良木禽择而栖 , 贤臣择主而事 。 分以改革总揽全局, 急需大批人才的把握千载难逢大好 时机的今天 , 仍有着极为积极的意义 , 允许人才自选单位 、 岗位 , 可以打破人才单位 、 部门 的僵化模式, 人才的培养便可以活起来 。 允许人才自选单位 、 岗位 , 人才的交流方才真正能 够进行 , 动态的人才管理方才真正成为可能 。 允许人才合理流动 , 才能促使一 些地区部门和 单位的领导产生紧迫感 , t ’1卜梧不栖 , 非主不依 , ” 才会有实际的行动 上的意义 , 长期的 依 赖委派分配 , 动辄便滥用组织手段迫使人才就范的局面才能彻底打破 。 你没有梧桐树 , 你不 是明主 , 便没有凤凰来栖 , 便没有贤臣来事 。 伏龙 、 凤雏之栖宿于刘备 , 并不单是由于条件 好 , 而主要是能发挥作用 , 干一番事业 。 众多文臣武士文人学子归心于曹操 , 也不是倾慕令 的权势 , 而是钦慕其功业和有可能献出自己的才智 。 当今的知识分子不可能不对物质生 活动 心 , 但是牵动他们流动 的主要原因还是事业 , 是干率业的条件 。 因此担心边远落后地区没有 梧桐凤凰不愿栖宿是多余的 。 五十年代 , 大批侨居海外的 知识分子纷纷归来 , 并不是因为国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8-05-23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5160554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5-10 11:16 , Processed in 1.706489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