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三国演义》成书年代新考
(0 次评价)5967 人阅读0 次下载
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2 也就是元末明初的作品。 但是, 很少人注意到那条资料并没有表明这位 “太 原人”罗贯中是《三国演义》的作者,从而至少理论上不排除这位罗贯中 是与《三国演义》作者同姓名另一人的可能,而在没有旁证沟通二者以形 成证据链的情况下,这条资料不便直接作为考证《三国演义》的依据。也 就是说,在对这位罗贯中“验明正身”之前,这条资料暂不具考察罗贯中 籍贯、生平以及《三国演义》成书时代之证据的效力[2](P144—147) ,应 当存疑;又如有学者考论嘉靖壬午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小字注中“今地 名”为其成书元代的根据[1](P6-7) ,又有学者辩证“圣朝封赠(关羽—— 引者)为义勇武安王”的叙事以及应用若干元朝“俗近语”等为成书元代 的标志[1](P7-8) , 看起来已近乎铁证,但是,正如鲁迅先生所说: 我先前作《中国小说史略》时,曾疑此书为元椠,甚招收藏者德富苏 峰先生的不满,著论辟谬,我也略加答辩,后来收在杂感集中。……我以 为考证固不可荒唐,而亦不宜墨守,世间许多事,只消常识,便得了然。 藏书家欲其所藏版本之古,史家则不然。故于旧书,不以缺笔定时代,如 遗老现在还有将仪字缺末笔者,但现在确是中华民国;也不专以地名定时 代,如我生于绍兴,然而并非南宋人,因为许多地名,是不随朝代而改的; 也不仅据文意的华朴巧拙定时代,因为作者是文人还是市人,于作品是大 有分别的。[3](第四卷,P275—276) 这里鲁迅所说考证“不宜墨守”的“不以” 、 “不专以”与“也不仅据” 的三种情况,正是上述有关《三国演义》成书时代研究中所遇到,也应该 属于“只消常识,便得了然”之类的问题,却也是很少有学者顾及。 这里稍作举例。如以“常识”而论,不仅叙“圣朝封赠(关羽)为义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6-29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5160554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5-10 08:50 , Processed in 0.841869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