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988
年第4期
面的内在联系着的各种能力的统一体
。
艺术
作品必须向这个整体说话
,
必须适应人的这
种丰富的统一体
、
这种单 一的杂 多
。
(《搜藏家和他的伙伴们》的第五封信
,
转
弓1自朱光潜《谈美书简》 )
塑造出了具有 复
杂性格的《三 国
「演
义》何尝不是这样的艺术
马
!
尽管
《三国演义》很少直接描写人物性
洛的成因 和发展
,
但是人物 性格并非凝固不
变
。
随着环境的改变 人物性格也有所改变
,
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性格的发展性
。
张飞是一个具有鲜明个性的艺术典型
。
虽然集中描写张飞的笔墨并不多
,
但是作者
在这极其有限的篇幅里
,
却展 示了他的性格
的发展和变 化
。
张飞早 期的性格特征主要是鲁 莽
、
憨
直
、
拙 笨
、
他头脑简单
,
遇事不善于 分析
,
认 识不清
,
因而行动鲁莽
。
刘备要联合吕布
共同抗曹
,
而张飞则一心要杀掉他
。
刘备相
劝
,
说明不杀的原因
,
关羽已点头称
“是”
,
而张飞则固执地说
:
“我只要杀此贼
以绝后
患
。
”
由 于他不懂策略
,
固执己见
,
使吕布
与刘备 有隙
。
刘备讨 袁术
,
让张飞 留守徐
州
,
再三嘱咐不要饮酒误 事
,
而他不听劝
说
,
喝得大醉
,
打了 吕布岳丈曹豹
,
曹豹忌
恨在心
,
与 吕布里 应外合
,
夺 了徐州
。
后来
刘备再度取得徐州
,
曹操引兵来攻
,
又因张
飞的鲁莽
,
使刘备再次失徐州
,
无奈刘备被
迫投奔袁绍
,
关羽则带领甘
、
糜二夫人假降
曹操
。
关羽得知刘
、
张消息
,
千里走单骑
,
到古城相会
,
而张飞则不问青红皂白
,
一口
咬定关羽是受曹 操指派前来捉拿刘备的
,
若
不是关羽斩蔡阳
,
险些造成悲剧
。
对刘备三
顾茅庐他也不理解
,
也不信有大贤
。
刘备郑
重告诉他说
“吾得孔明,
犹鱼之得水
”
,
他
心里不服气
,
等到曹兵杀奔新野
,
刘备令
关
、
张迎敌
,
他又顶撞说
:“
哥 哥何不使
水
‘去”
?
”
这样描写似乎很可笑
,
但是这却
是可信的
。
张飞中期的性格特征是粗中有细
,
勇中
见智
。
在孔明的影响熏陶下
,
在与敌人斗力
的同时
,
他逐渐学会了斗智
。
“长坂坡”
一
节便把张飞写得粗中有细
。
正在万分危急之
际
,
张飞单枪匹 马
,
立于桥上
,
面对曹 操
数十万大军和众多上将
,
环眼 圆 睁
,
虎须倒
竖
,
大喝三声
,
惊天动地
,
喊声未绝
,
曹操
身边夏侯杰惊得肝胆碎裂
,
跌于马下
,
曹操
回 马便走
,
而弃枪落盔者
,
不计其数
。
这里 固
然在于表现张飞 的
“
勇
”
,
但是其中有
“
智
”
的因素
。
张飞事先率仅有的二十余骑
在桥东的树林里
,
令马尾拴上树枝
,
战马往
来驰骋
,
尘烟四起
,
以为疑兵
,
迷惑曹操
。
所以当曹操赶到桥头
,
只见张飞怒目横矛
,
立马桥头
,
认为定是孔 明之计
,
又猛然想起
关羽曾说
:
“翼德
于百万军中
,
取 上将之
首
,
如探囊取物
。
”
于是不敢决战逃去
。
但
是
,
张飞毕竞是张飞
,
曹操退后
,
立即断
桥
,
不免细中有粗了
。
再如
“智擒严颜”
。
诸葛亮派张飞由水路入蜀
,
蜀中名将巴郡太
守严颜深沟高垒
,
据城不出
。
张飞便令军士分
散去山中砍柴
,
借以探路
,
又使严颜间谍杂入
其间
。
他故意宣布当夜三更由小路劫寨
,
间
谍以此察报严颜
。
严颜派兵出城截击
,
不料
张飞命人假扮自己走在前面
,
而 自己则 伏兵
于后
。
当严颜出去时
,
张飞突然 出现
,
终于
擒了严颜
。
然后
,
张飞 又以礼相待
,
严颜感
动不已
,
投降了
。
张飞不仅 在军事上学会了
勇与智的 结合
,
而且懂得在政治上争取民心
的重要 性
。
他攻下城池
,
立即布告安民
,
严 明
军 纪
,
取得了百姓的支持
。
张飞在严颜 的协
B ] J下
,
不 费一兵一卒便顺利打进成都
。
“
智
取瓦口隘
”
也很能 说 明问题
,
曹魏名将张都
竟被张飞 用计智取
。
张飞经过长期战争实践
的锻炼和孔明军事艺术的影响
,
已经变得粗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