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
中有细
、
勇中有谋了
。
毛宗岗评得好
:
“今
日以醉取瓦口之 张飞
,
大非昔日以醉失徐州
之张飞
,
是前后竟有两 张飞也
;
而今日赚张
部之张飞
,
即前日赚严颜之张飞
,
是前后原
无两张飞也
。
”
这便形象地说出了张飞性格
之发展
。
张飞晚期 的性格特征主要表现为粗 暴骄
横
,
这是带有悲剧色彩的
,
直接关系到张飞
的死
。
张飞闻听关羽死后
,
脾气变得极其暴
躁
,
每日饮酒
,
醉后
,
怒气更大
,
“帐上帐
下
,
但是犯者 即鞭挞之
,
多有鞭死者
。
”
为
给关羽报仇
,
他
“限三
日之内制办白旗白
甲
”,
要
“
三军挂孝伐昊
”
。
然而
,
三日完
成
,
谈何容寡
。
末将范疆
、
张达乞求 宽 限
,
张飞一怒之毛便命武士绑到树上
,
“
各
鞭五十
”
,
打得二人
“满
口出血”
。
张飞 又
喝道
:
“来
日俱要完备?若违了限
,
即杀汝
二人 示众
!
”
二人忍无可忍
,
夜半趁张飞酒
醉
,
下了毒手
。
可惜
,
这位沙场征战半世的
英雄竞然由于
“性暴如火”
而被部下害死
,
这是多么惨痛的悲剧呀
!
此外
,
曹操
、
刘备等人 的性格也都有所发
展
。
曹操早年主 要表现为
“雄”
,
而晚年则
主要表现为
“奸”
。
如
,
早年他很有抱负
,
目光敏锐
,
知 人善任
,
雄才大 略
;
而晚年他
则志得意满
,
不思进取
,
骄横跋息
,
荒淫暴
虐
,
凶狠毒辣
。
刘备早年虚怀若谷
,
从谏如
流
,
心胸宽广
,
志在匡 扶汉室
,
励精图 治
;
而晚年
,
尤其 是关羽遇害后
,
感情代替了理
智
,
一意孤行
,
固执己见
,
不听忠告
,
终于
导 致 了吴蜀联盟的 彻底破裂
,
自己也忧惧成
疾
,
饮恨而亡
。
上面 所谈
,
只是《三 国演义》人 物性格
刻 划的几个特点
,
很肤浅
,
也很不全 面
。
尽
管
《三国演义》的性格 刻划有得有失
,
并非
尽美尽善
,
但是却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宝贵的
经验
,
我们 应 当很好地研究 总结
,
为繁荣社
会主义的文 学 创 作
,
多提供些 有 益的东
西
。
(上接5 5
页)
理和谬 误从 总体上的相对区分而 非 截然对
立
,
是由于各自机体 中总有某些相互 贯通 的
成 份存在
。
这种成 份当其充当建 构真理 或 谬
误的有机整体的部分时
,
自然地分 别具有真
理或 谬误 的 性质
;
而当这种 成 份被从真理或
谬 误的有机整体 中分 离 出来
,
经过贯还性的
桥 梁而 成为 自己对立面建构中的一部分时
,
便 发生向对立面的转 化
,
如精神能动的反作
即
神万 能论之问的相互转化就 是 这样
卜
飞习。
(16)
认识真 理 和 谬误 相互转化的途
径
,
认识二 者在转化中绝 对值的增大和减小
的趋势
。
从真理方 面看
,
说明对真理 的追求
无止境
,
可以提高我们防止真理向谬误转化
和反对
“顶 峰论”
的自觉性
。
从 谬 误方面
看
,
说明人们 越 是远离绝对谬误而接 近 绝对
典理
,
越 是不能将谬误的认识绝对化起来
,
赳 是不能将谬 误简单化地加以抛弃
,
越是 需
要认识到
,
对谬误的否定总是一种扬弃
。
在
当代和未来
,
无 论是自然 科学还 是 社会科
学
,
全盘否定某 一种 学说已经 越 来越不枚 人
们 所接受了
。
注释
:
《马 县选集》第3卷
,
声
、
民出
’
故社
,
19 了2
一年片
反
,
第5 5这页
。
刘 宁
:
《哲学笔记》
,
人民出版社
,
1盯4年版
,
第理0 8
页
。
《马恩 全集》第21卷
,
第3 07一30 8页
。
列宁
:
《哲学笔记》
,
人民出版社
,
19 了 4年版
。
共11 2页
。
《马县全集》第
卷
,
第一
5页
。
2 0949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