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曹魏士家制度的形成
(0 次评价)5956 人阅读0 次下载
集兵制 度时 , 为了妥善调节耕战矛盾 , 复苏自耕农经济 , 不得不放弃以规范征兵制为主要集 兵制度的传统 , 另创一种 适应 当时特定社会历史环境的 、 兵源稳定可靠 的集兵制度 。 辩证唯 物主 义认为 , 新中红 物 更替 的方式 , 并不是在旧率物完全 死 亡后 , 新 的事物才萌 生 。 旧事物在自身 发展 过程中 , 已经 孕育着新的因素当旧事物 由盛转衰 时 , 这些新 因素就 会迅速发展 起来 , 占据支配地位 , 促成旧事物 向新事物 的转化 。 东汉末征兵制 的衰微 、 兵户 士 家制度 的形成 , 完全符合上 述规律 东汉自开国以来 , 从未认真实行过 仰制豪强地主的政策 。 汉和帝以后 , 君 主多不永年 , 外 戚宦官迭相执政 , 政局 动荡 , 中央集权严重削弱 , 豪强地 主势力急剧 膨胀 。 “百 夫之豪 , 州 以千计 ” , 以田庄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大土地所有制 迅速发展起来 , 大量 自耕小农户破产 , 或 卖 身为奴 , 或 沦为依附 于豪强地主 的 “徒附” 。 东汉后期崔实的著作《四民月令》 , 对 这种 “ 膏田满野 ” 、 “徒附万 计” 的豪 强地 主田庄 中的社会生产和 生活作了 相 当细致的描述 。 《四 民月令的记述明显地反映出田庄中的阶级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田庄 主 不仅控制着生产资 料 , 而且还 控制 了生产过程和生活资料分配过程 中的 每一个环节 。 《四民月令》映 证了崔实 另一著述《政论 》对 “徒附” 身份的描述 下户畸距 , 无所踌足 , 乃父子低首 , 奴事富人 , 躬率妻擎 , 为之服役历代为 虏 , 犹不 赡于衣食 。 《政论 》所述表明 ,“ 徒附 ” 完全依附于豪强 地主 , 将 自耕农原有的一点独立性丧失殆 尽 。 豪 强地主不仅能够支配 “徒附” 本人 , 而且有权支配 “ 徒附 ” 的家庭不仅今生世有权支配 “ 徒 附 ” , 而且已将这种支配与被支配关系固定下来 、 世代延 续下去 , 使 “徒附” 沦落到 子 子孙 孙 “ 历代为虏 ” 的悲惨境地 。 “徒 附 ” 对豪强 地主的强烈人身依附是 以经济依附为基础 的 , 豪强地主以提供最 起码 的生活资料和庇护为手段 , 换取了 对 “徒附” 及其家庭 的支配权 。 风 准 于东汉社会的 “仕于家 者 , 二世则主之 , 三世则君之 ” 的人身依附 观念 , 反过来 , 又大 大 地强化了这种 人身依附关系 。 东汉征兵制的衰 落 严重 削弱了国家 的镇压力量 , “官 无 瞥 备 , 实 启 寇心 ”, 因而大大刺激 了豪强地主私家武装的发展 。 田庄主纷纷 “ 缮五兵 ” 、 “ 习战 射 , 在 “徒附” 中简选精 壮 , 组织起 部曲私兵 , 以弥补封建国家镇压力 量之不足 。 这 些部曲 私兵的 “徒 附 ” 身份并未改变 , 他们平时为豪强地主效力 , 战 时为豪强 地主 效死 , 父死子 继 , 兄终弟及是十分自然的现象 。 董卓之 乱后 , 国家军事机器崩溃 , 但 “名豪 大侠 , 富室 强 族 , 飘 扬云会 , 万 里相 赴 ” , 豪强地 主武装公开亮出 旗号 , 迅速发展起来 , 形成割据争雄 的局 面 。 汉末 军 阀多为豪强 地主 出身 , 其军队的基干力量是他们的宾客 、 “徒附” 组 成的部曲私 兵 。 于是 , 豪 强地 主田庄 中那种强烈 的人身依附关系 , 不仅照样移植到军阀部队中 , 而 且还 因 战乱 中将帅 与兵士一 荣俱荣 、 一 损俱损而大大加强 。 曹 操是 由一个普通军 阀跃上 国家统治 者宝座的 , 军 阀部队中普遍存在 的人身依附的传统习惯 , 曹军中同样存在 。 曹操掌 握了政 权 , 他的军队因此而升格为国家军 队曹魏国家在实行规范集兵制 度 时 , 是 不可能立即摆脱 这种豪强地主组织部曲私兵的传统方式 的影响的 。 早在春秋时期 , 强调社会分 工的 “ 四民分业”理论受到普遍重视 。 《谷梁 传 · 成公元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8-04-30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5160554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5-14 04:25 , Processed in 0.674654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