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从诸葛亮的形象看罗贯中的审美理想
(0 次评价)3972 人阅读0 次下载
年头 的朝廷重巨 , 临终之 日 书仍是 “不 使内有余 帛 , 外有赢 财 ” 。 如 此清廉 简朴 , 如此 耿耿 忠心 , 如 此肝胆照 人 。 这正是作者所追求的道德理 想 。 这种道德理 想 , 集中地体现了我们 民 族的传统美德 , 伦理原则 作为绝对价值尺度的价值观 。 同时它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 化中以 诸葛亮的形象数百年来始终活跃 在中国人 的精神生活 中 , 在很大程度上 , 正 是依 赖于建立在伦理价值观基础 上 的道德力量 。 正 如有的同志已经指 出的那样 , 诸葛亮的形象问世以后 , “他几乎得到所有阶级和 阶层 的人们的肯定和 赞赏— 一般说来 , 统治阶级 的当权老 要的早抽的臾心 。 一卜士 牛寸 人向汁的早肋的涅摇 , ’R 日士” 一 庸 功立业 。 人 民大众更多的是 颂 扬他那过人的智慧和难 能可贵的美德 ” 。 “百 行德 为首 ” 。 诸葛亮的形象 及 其影响 , 充分体现了中国人传统的 思维 模式 和审美心 理特点 。 事实上 , 最 使诸葛亮 的形象充满勃 勃生机 而具有永恒 魅力的 , 是 罗贯中对诸葛亮超人智 慧的充满理想 色彩的描绘 。 尽管这 些描写不时笼罩着神秘的色彩 , 但我们却从 中感 受到 作者 企图超越自然王国而达 到自由王国的强烈意识 。 在这 种 强 烈的意 识中 , 充满了人对把握自己 命运 , 征服社会和自然的揭望 。 在《三国演义》中 , 诸葛亮的 惊人智慧 , 作者 主 要是通 过他对复杂的社会生活的 惊人 的 预见性和策划的 准确与周密 , 以及他驾驭自然 的 能力的描写来实现的 。 在这些描写中 , 始终 贯穿着的是作者 的那 种 “谋事在人” 、 “ 事在人为 ” 的强调 人谋 的 朴素唯物主 义思 想 。 强调 人的能量 , 歌 颂人 的力量 , 在征服客观世界的过 程中追求人 的智能 的完善 , 罗贯中在他 的智 慧理 想中留给我们无 限的启迪 。 赤壁之战 的精彩描写 , 实在 可以说是诸葛亮以其智慧与胆略谱写的一部交响乐 。 面 对 曹换八十三 万大 军 , 水 陆并进 , 重 兵 压境 的严峻形势 , 诸葛亮头脑十分冷静清晰 , 坚持联吴 抗 曹的方针 。 他只身冒险前往东吴 , 舌战群儒 , 说服孙 权 , 最 终建立了孙刘联盟 , 导 演了赤壁之战雄伟壮 丽 的一幕 。 在这场战略大决战中 , 诸葛亮竭尽辛劳 , 一面 “借箭” 、 “借风” 协调 周瑜火 攻 , 一面还要 时 时提防周瑜的暗害 。 凭着他 惊人的胆略和智慧 , 他终于 既 粉碎了周瑜的预谋 , 又维护 了孙刘 联盟 。 保证了赤壁之 战 的顺利进行 , 一把 火烧得曹操焦 头烂额 , 一败涂地 。 从 而 使刘备集团转危为安 , 化险为夷 , 实现了蜀汉集团历史 命运的转 折 , 形戍了 “三 国鼎立” 的局 面 。 这一切正是诸葛亮依靠 自己的智慧和胆略 , 强 调 “人谋” 的结果 。 正如 毛宗岗所指 出的 : “本是 玄德 求助于孙权 , 却能使孙权反求助 于玄德 ; 本是孔 明求助于周瑜 , 却能使周瑜反求助于 孔明 。 孔 明之 智真妙 绝千古 。 ”“孔 明用计之妙, 善于 用 ‘借, 。 破北军者 , 即 ‘借, 江东之兵 , 而助江东者 , 即 ‘借, 北军之箭 。 是 ‘借, 于东 又 ‘借, 于北 。 取箭者 , 既 ‘借, 鲁肃之舟 , 而疑曹操 , 复 ‘借, 一江之雾 。 是 “ 借 ” 于人 , 一又 ‘借,厂f 天 也 。 兵可 ‘借,, 箭可 ‘借,, 于是乎东风亦可 ‘借,, 荆州亦无不可 ‘借, 也 。 ” 正 确 地分析客 观形势和 估计主观能力 , 善于利用一 切可以利用 的有利条件 , 使不利区 素朝有利 的方 向转化 , 变被动为主 动 , 变劣势为优势 。 正是在这里 , 诸葛亮显示了他超群绝 价尔I讨 一 台胜 在 罗 贯中笔下 , 自然的关系中 。 诸葛亮的惊 人智慧 , 不仅表现在复杂 的社会生活中 , 同时 也表现在人与 组成部分 , 诸葛亮 在大自然或客观事物面前所表现 出来 的神 奇的力量 , 箭” 也是历来 常常 受 到非议的部分 。 实际 上 , 这一部分描写 , 无论是 “七星 坛诸葛亮祭风 ” , 还是 “孔明巧布八阵图” , 是诸葛亮形象的 “用奇谋孔 明借 “诸 葛亮造木牛流马 ” , 上诸葛亮妆神 ” , 作者都是为了表 现诸葛亮广博的知识和作为军事将领的卓越才能 。 而不通天 文 , 不识地利 , 不知奇门 , 不晓阴阳 , 不看阵图 , 不明兵势 , 是庸才也 。 ” 诸葛亮 的这一段话 , 实际上代 表了封建时代人们 对 合格的军事将领 的一般要 求 。 《三国演义》中的 诸葛亮 , 不仅 有着丰富 的社会生活 知识 , 同 时也掌握 了广泛 的自然科学知识 。 而这正是与他 建功 立 业的人生理想 , 经世致用的学 问主张分不开的 。 事实上 , 在这一 部分描写中 , 有些是 具有科 学根据的 , 如 “用奇谋孔 明借箭” 诸葛亮所凭借的是他的丰富的天文学知识 , 造木牛 流马所 依据的是为学 方面的知识 , 有些则是作者想象和 夸张的 , 如 “七星 坛诸葛亮祭风 ” , ‘ 一 6 一 4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8-04-30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5160554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5-10 14:07 , Processed in 0.602208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