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从诸葛亮的形象看罗贯中的审美理想
(0 次评价)3971 人阅读0 次下载
“独善其身” 的潇洒超脱风度 , 一 是作者心 目中完美人生的极致 。 无论从哪 一个角度来 分析 , “刘玄 德三顾草庐 ” 都不 是作者故弄玄虚的闲笔 。 在我们看 来 , . 它 的重 要性则在 于显现着作 者人生理想的一方面 的 内容 。 罗贯中极力渲染 的环绕在 卧龙 岗的 宁静 、 幽雅 、 淡泊 、 飘逸的氛围 , 都是作者审美理想的物态化结 果 。 卧 龙 岗上的一山一 水 , 一草一木 , 一人一 物 , 都达到了一种古典式 的静穆和谐 , 超然潇洒的境界 , 充满了独善 其身的 满足 和怡 然情致 。 诚如毛宗岗评点所说 , “且孔 明术得一遇 , 而见 孔明之居 , 则极其 幽雅 ; 见孔明之童 , 则 极 其古淡; 见孔 明之友 , 则极其高超 ; 见 孔明之弟 , 则极其旷逸 ; 见 孔明之丈人 , 则极其清韵而孔明之为孔 明 , 于此领略过半 。 ” 孔 明离开 卧龙岗前叮吟其 弟诸葛均的话 , 则更为直接地道出了他平生志 向所在 : “ 吾受刘皇叔三 顾 之恩 , 不容不出 。 妆可躬耕于此 , 勿得荒芜田亩 。 待我功 成之 日 , 即 当归隐 。 ” 在 罗贯中看来 , 单有独善其身 还远远不够 , 独善其身只 有和功 成身退联 系在 一起 , 才能闪现出耀眼的光艺 , 成为人生最好 的关妙 归宿 。 因此 , “兼 济天下 ” 的入 世精神 , 便成为作者通过诸葛亮的形象所显示出的人生理想的 更为重 要的 内容 。 人们不难发现 , 在《三 国演义》中 , 博学多才的诸葛亮 , 并不是以学者身 份出现的 。 在诸葛亮 这一形象 中 , 作者突出描写 的是 他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 献身精神和 经世 致用的实践精神 。 正 是在 这样的意义上 , “诸 葛亮舌战群儒 ” , 不仅是具有轶横家风格的对 东吴文官的游 说 ; 同时 , 更可以看作 是诸葛亮一生事业 的宣 言 。 在东吴群儒 一片 “治何经典” , 有何实学 的质 问声中 , 诸葛亮明确指出 : “寻章摘句, 世之腐儒也 , 何能 兴邦立事? ” 反对 “区 区于 笔砚 之 间 , 数黑论黄 , 舞文弄 墨 ” 。 并且 提 出 : “儒有君 子小人之 别 。 君 子之 儒 , 忠君爱国 , 守正恶邪 。 务译使及当 时 , 名留后 世 。 — 若夫小人之儒 , 惟务雕虫 , 专工翰墨 ; 青春作赋 , 皓首穷经 ; 笔下虽有千言 , 胸中实无 一策 。 虽日赋万言 , 亦何取哉! ” 在诸葛亮 眼 里 , “青春作赋, 皓首穷经 ” 、 “舞文弄 墨 ” 的腐儒是不屑一顾的 。 他所向往的是 , 智慧 的较量 , 力量的竞争 , 用知识和智慧去开创 功业 。 因此 , 诸葛亮的形象 虽然以代表儒家的基 本精神的面貌出现 , 但他却能博 采百家 之 长 , 杂 王霸之术而用之 。 诸葛亮的这种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献身精神 , 和经世致用的实践精 神 , 正 是他 的人生理想中最引人注 目的因 素 , 也是罗贯中 着力表现和极力赞扬的 内容 。 ’臼体 现了我 们 民族 文化精神中最积极的一面 。 也 正 因为如此 , 诸葛亮的形象才能在如 此众多的谋 士和军 师形象系列中显现出独特的风姿而令人心往神驰 。 如果说在 诸葛亮这一艺术形象中作 者所表现的人生理 想 , 对 封 建 时代 的知识 分 子具有更 大的吸 引力的话 , 那么 , 在 这一形象中所表 现 的道德 理想 和智慧理 想 的追求 , 则拥有更为广 大的读 者群 。 勿庸置 疑 , 道德内容是诸葛亮的形象 , 也是 整部 《三 国演义》的一个重 要组成部分 。 罗 贯中所描写的诸葛亮的道德力量 , 无疑是十分出色 的 。 诸葛亮对刘备集团 的忠义 , 对蜀汉事 业的忠诚 , 以及严于律己的清廉公 正 , 谦虚谨慎 , 构成了这个人物的一身浩然 正气 , 而使一 切奸雄小人相 形见细 。 “五丈原诸 葛攘星 ” , “陨 大星 汉臣相归天 ” 是 诸葛 亮生命之曲的最 后 乐章 , 也是作 者 极力渲染的重 要部分 。 在这里 , 诸葛亮 的各种优秀品质都得到了集中的 、 淋漓尽致地表现 , 从而获得了一种令 人迥肠荡气 的艺术效 果 。 在生命 的最后 一刻 , 诸葛亮所萦萦于怀的仍 然是 蜀汉集团的事业 , 他谆谆地叮 泞好用人之 策 , 周 密地安排下退兵之计 , 安详地走完了他生命 的最后里程 。 罗贯中用 饱含深情的 笔墨 , 为我们描绘了诸葛亮生前最后的动人形象 : 孔明强支病体 , 令左 右扶上小车 , 出寨遍观 各营 , 自觉 秋风吹面 , 彻骨生寒 , 乃长 叹 曰 : “再 不能 临阵讨 贼矣!悠悠苍天 , 蜀此其极 ” 。 叹息良久 。 这位两朝开济的忠臣 , 终于 “ 出师 未捷身先死 ” , 带着他对 世 。 他所留下的 , 只有成都家中 “桑八百株, 薄田十五顷 ” 官 , 不别治生 , 以长尺寸 。 ” 这位为蜀 汉 王朝立下汗 马功劳 。 而他自己 “随身衣 食悉仰于 , 呕心 沥 血 , 鞠躬尽瘁二十七个 二5 —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8-04-30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5160554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5-10 08:52 , Processed in 0.781953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