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刘封悲剧的成因——兼论孔明的机心与权术
(0 次评价)3779 人阅读0 次下载
面的产生 。 其二 , 就是并非蓄意地乘机除掉刘封 , 超前摘除日后一大难以摘除 、 又不得不摘 除的心病 。 为什么这样讲呢?这正是我下文中要谈及的 。 刘封致死 的表面直接原因是不救援关羽 。 当时的军事态势是吴魏业已袭占荆州全境 , 关 羽率领毫无斗志 的残兵败走弹丸之地的麦城 , 而吕蒙布下的天罗地网 , 必 欲置关羽于死地 。 刘封听信了孟达的离眺之言 , 拒绝率上庸之兵去救援关羽 。 刘封此举 固然属于原则性的犯罪 行为 , 但 罪不至死 , 毕竟有些可原之情 : 比如 , 事后孔咀劝慰刘备说 :“关公平 日刚而自 矜 , 今日故遭此祸也 ” 。 表明关羽 之死 是咎由自取,再如孟达当面回廖化话 时说 : “我今即 往 , 一杯之水 , 安能救一车薪之火乎 ” ? 以卵 击石 , 岂不又要断送一支有生力量?但是 , 刘 备还是将他杀了 。 然而 , 在描述刘封致死 的全过程当中 , 孔 明扮演了一个极不 光彩的角色 , 他那无处不在的 “ 智夕竟蜕变成的权术场中的 “狡” , 而这一点在 《明弘 治本三国志通俗演 义》中展现得尤为突出一一 当廖化奔成都细奏前事 , 刘备首先考虑的是 “吾弟休矣” , 孔 明出言便是 “刘封 、 孟达 如此无礼 , 罪不容诛 ” , 挑动刘备杀刘封 ; 刘备遣人 召刘封 , 孔明生怕刘封惧罪叛逃 , 赶 忙 献 上欲擒故纵之计 , 表面上升刘封为绵竹郡守 , 好瓮中捉鳖,孟达叛国 , 刘备命孔明起兵擒 拿 , 孔 明拒绝了 , 却要刘备遣刘封进兵 , “令二虎相 并 。 刘封或有功 , 或败绩 , 必归成都 , 就而除之 ” , 始终把刀架在刘封的脖子上 。 不料刘封矢忠父皇 , 奋然率兵讨贼 。 当孟达修书 劝降 (毛本竟全文删去)时 , 刘封揽书大怒日 :“此贼 陷着叔侄之义 , 又间吾父子之亲 , 使 吾为不忠不孝之人也 ” ! 遂扯碎来书 , 斩其使 , 以示决绝 。 来日 , 尽管敌我力量悬殊 , 刘封 依然冒死讨贼 。 孔明自谓一生不曾弄险 , 如今却让刘封以区区五万之众 , 孤军深入 , 居心何 其险恶! 侥律生还的刘封 , 等待他的是胜败都必须上的断央台 , 孔 明 的算计毒过操莽多失 。 对于刘封被害 , 毛宗岗是把帐记在刘备名下的 : “ 丧一义弟 , 又杀一义 儿 , 诚 计之左 矣 。 且既欲杀之 , 不 即召而杀之 , 而使丧师失地 , 以重其辜 , 则先主有三失焉 : 彼自知获决 而将兵于外 , 安保其无降魏之心?其失算者一 。 以一刘封当徐晃 、 夏侯尚 、 孟达之师 , 明知 其非敌而故遣焉 , 是弃刘封并弃五万人 , 其失算者二 。 孟达已去 , 不更令别将以守上庸 , 而 致有 申耽 、 申仪之叛 , 使刘封进退无路 , 是弃刘封并弃上庸之地 , 其失算者三 ” 。 (毛 评本 《三国演义》第七十九回回评) 然而 , 毛宗岗评说 知 备的三失 , 账实在要算在孔明身上 。 其一 , 继续让刘封将兵于外 , 正是孔 明实施 “令二虎相 并 ” 、 “ 以绝两害 ” 毒计的重要步骤 , 其二 , 弃刘封于虎口 , 正是 孔明借刀杀人的最佳方案 ; 其三 , 刘封 、 五万士兵 、 上庸之地并弃之 , 正是孔明必欲置刘封 于 死地而不惜其余的总策略 。 不仅如此 , 刘封也不是刘备杀的 , 硬是孔 明劝杀的 。 因为刘备 本来爱惜此 子 , 值此生杀之际 , 仍然 “犹豫未决” 。 是孔明突然入殿 , 迫不急待地附耳低言 日 :“此子 极其 刚强 , 今日不除 , 后必生祸于 子孙耳 ” 。 刘备才勉强 叫左右推出斩首 。 等到 问明了当日刘封扯书斩使之事 , 刘备急回心曰 :“吾儿 虽然 刚强 , 有此忠 义之心也 , 凛然可 爱 ” 。 急叫留人时 , 已经尸首分离 。 刘备劫哭说 : “孤 一时造次 , 废股脓矣 ” ! 孔明丝毫不 自责废人股脓 , 反而讥讽刘备 “生儿女之情” , 刘备愤然驳斥 : “纵使他 日杀孤之子 , 孤不 忍今日废忠 义 之 人也 ” 。 (上面引文 , 均见《明弘治本《三国志通俗演义 · 汉中王怒杀刘封》) 孔明 处心积虑地运用权谋谋害潜在的强有力政敌的残忍 、 狡诈行径 , 不是昭然若揭了吗? 这是否是作者 、 笔者称加之 罪呢?据《三国志 · 蜀志 · 刘封传》记载 , 刘封虽然只 是刘 一一 109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8-04-30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5160554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5-10 15:17 , Processed in 0.697526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