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刘封悲剧的成因——兼论孔明的机心与权术
(0 次评价)3781 人阅读0 次下载
备的义子 , 但他 “有武艺, 气力过人 ” , 在 “士为知己者死” 的汉末纷争中 , 一生矢忠刘备 , 鞍前马后 , 殊死效力 , 成 为蜀汉军事集团中的一员重要将领 。 在倍受猜忌 的险 恶环境里 , 若 刘封听信盂达的由衷之劝而北降曹魏 , 是 不失拜将封侯的 , 孟达被曹王加封为散骑常侍 、 建 武将军 、 平阳亭侯 、 领 新城太守 就是 绝好的先例 。 但是 , 刘封虽然失宠于 父叔 , 依然尽忠尽 孝 , 从无怨恨 。 再说 , 人生天地之 间 , 孰能无过 , 知错即改 , 善莫大焉!刘封扯书斩使 , 以 实行动回绝 孟达的劝降 , 毅然抛弃具有极大诱惑力的锦绣前程 , 足以证明他矢忠刘汉 。 陈寿 《志》记载刘封 临刑前望天长叹 “恨不 用孟子度之言” , 刘备听了为之而流涕 , 痛悔不 忍杀 之 , 但是孔明执意 “ 劝先主 , 因此除之 ” 。 可见罗贯 中的描写完全是据史陈叙的 。 孔 明为什么 要执意杀死刘封 , 甚至连巍巍皇权也在所不顾呢?陈《志》写道 , “诸葛亮虑封刚猛, 易世之 后 , 终难制御 ” , 陈寿一语道破了孔明不择手段 、 急手谋害刘封的天机 , 可谓入木三分矣! 尽管孔明一生唯才是 举 , 以名巨贤 相流芳百世 。 但是 , 他毕竟是封建时代的地主阶级政 治家 , 因此 , 他的选人授任 , 就必须考虑在维护 蜀 汉王朝和个人双重利益的前提下 , 确保将 由自己承担主要责任的政治路线 的顺利贯 彻实施 。 这样一来 , 孔明的组织路线就必 然地打上 了那个特定时代 、 阶级的 印记 。 关于这一点 , 随着孔 明地位的 日趋巩固和权势的日渐加强 , 便益发显现出来 。 另据记载 , 孔 明南征孟获归来 , 魏国降人李鸿告诉他 , 说孟达不 相信孔 明 “欲 诛达妻子 ” 的传言 , 吹捧 “诸 葛亮见顾有本末 , 终不尔也 ” 时 , 孔 明听了十分高兴 , 当 即公开表示 “还都当有书与子 度相闻 ” 。 当时费诗也在场 , 就这种不 正常的交往劝谏孔 明 : “孟达小子, 昔事振威刘璋不 忠 , 后 又背叛先主 , 反复之 人 , 何足与书邪 ” ? (《三 国志 · 蜀志 · 费诗传》)孔 明听了很不 高兴 。_丘 庸拒援关羽的元凶 、 被自己骂为投降曹魏的 “ 背主 贼 ” 的孟达 , 孔明仅因只言片语 便顿 释前嫌 , 而知错即改;矢忠刘汉 的刘封却被他执意劝杀 了 , 憎爱何音天壤之别?更 可怜的是 , , 德才兼备 、 忠直耿介的费诗 , 仅因 直言干件 , 竟终生 不被孔 明礼用 , 恰如当年谏阻刘备当皇帝不 受重用一样 , 孔明拒忠阻谏 , 排斥打击异 己 , 不 更是昭然若揭了 吗?再看他对来敏的任免情况 。 首先 , 孔明置群议 “ 以为来敏乱群 ” 和刘备 对来敏 “无所礼用” 的 初衷 于不顾 , 先安插来敏为太子家令 , 后来刘禅即位 , 复摧力将军祭 酒的显任 。 孔明之所以 “违 众议者之审见 , 背先帝所疏外 ” , 就因为来敏是 “荆楚贵族, 东 官旧臣 ” , 安插他 , 提拔他 , 既能借此 笼络荆楚 世族大地主作为稳固自己统治地位i论后盾 , 又能暗中牵制 、 掌握刘禅而无人 异议 。 当这一切成为既成事实 , 再给来敏一个 “坐事免职” 的处分 , 仍不失为 “法不 阿贵 ” (以上引文均见《三国志 · 蜀志 · 来敏传》)的贤 相 。 如此看来 , 岂止是曹瞒好用权谋?又岂止刘封一个是孔 明权谋 的牺牲品? 黑格尔在《美学》一书中指出 : “艺 术的必要性是由于 直接现买有缺 陷 ” 。 故而 , 罗贯 中痛恨封建官场 的腐朽 , 在 许多地方 对 孔明形象作了理想化 的描写 , 这原是无可厚非灼 。 可 悲的是 , 我们今天的评论家们还 把孔 明作为虑纯 忠绝的完人 , 避口不提他作为地主阶级政 治 家好用权谋机变以获取权势的本质特征的一面 。 平面思维方式妨碍我们对历史人物 、 二交学形 象作出全面公正 的评价 。 正如人是一个性格复杂组合的多维结构一样 , 评论者应该 “ 深入到 对象的有机体隐蔽的深处 , 把最难察见的 、 隐藏在机体内部的纤维和神经里的一切都暴露 出 来 ” (别林斯基《智慧的痛苦》) 。 难道透过刘封被废 、 被杀害一一尽管作者的描写是那样隐怕 晦 、 曲折一一我们还不能认识 包括孔 明在内的一切地主阶级政治家的权势占有欲 、 以及为获 得这 种权势而包共的种 种机心吗了 一一 1 10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8-04-30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5160554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5-10 21:57 , Processed in 0.667993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