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三国艺苑 首页 原创 谈史 查看内容

从司马篡位看历史兴衰

2014-11-23 11:10| 发布者: 三国艺苑| 查看: 1372| 评论: 0

摘要: 从汉以来,朝廷中总要有很多的派别,而在天资英武的曹操的统帅下,矛盾没有暴露出来,其实仔细看中国历史的人都会发现一个普遍规律,就是每个开国领袖可以让好多的矛盾隐藏起来,因为他们当时有许多外在和内在的因素 ...
从汉以来,朝廷中总要有很多的派别,而在天资英武的曹操的统帅下,矛盾没有暴露出来,其实仔细看中国历史的人都会发现一个普遍规律,就是每个开国领袖可以让好多的矛盾隐藏起来,因为他们当时有许多外在和内在的因素,比如要统一国家,大敌当前等等,但当他死后,他手下的势力有时根据他的子女的继承等原因而划分成相互敌对的几个派系。而曹操雄才大略,他平衡势力的能力很强,而且他可以提拔很多出身于行伍的卑贱之士,无论谋臣或者武将。但这些武将就和延续汉择才制度的其他官员有着根本的冲突。所以在魏朝廷中明显存在两个主要派别,就是出身贫贱的将领和出身高贵的将领,其实从后期的陈群定九品中正法,可以明显感觉到。后来晋有名言,寒门无上品(这令我想起了王猛说的话)。曹操在统一中国北方的过程中,他手下的出身贫寒文官和武将都是建了极大的贡献的,这个时期矛盾并不明显。但国家在三分后比较安定,魏也在积蓄平吴灭蜀的准备的时候,这个矛盾开始激化。而曹操死后,曹氏政权要建筑在谁的基础上的问题就提出来了。
  在曹丕,曹睿等皇帝对这个事情还比较保守,但作为大论衡家的司马可是明显感觉到这个机会是他可以夺取天下的好时机。让我们再回顾曹操在的时候,曹操可以驾御司马,在曹丕时,矛盾并不激烈,所以魏内部安定,司马没有机会,而曹睿统治时期,国家大动干戈,内修宫殿,图费国力,对外平吴灭蜀,劳师无功,而朝廷内部的派系之争也开始了,曹魏并不信任那些出身贫贱的人。但这些人正是被派往战争的最前线,受司马的指挥。朝廷其实也不信任司马,要用曹真来平衡司马的势力。而这时机会来了,诸葛亮北伐,而司马作为最高统帅,他正是要利用这个机会来培植自己的力量,来推翻曹氏的政权。好我们从当时的势的角度开始分析:从蜀汉的北伐看,诸葛亮是徒劳无功的,他只不过是以攻代守,为什么我已经在以前的文章中说的很清楚了。而司马在这么弱的攻势面前,很少反击,是很令人回味的。原因有三:一诸葛亮用兵如神,我不这么认为。二,司马恐惧诸葛亮的大兵,从战争的角度看魏无论从兵力和补给,将领等太多方面没有这个必要。三。司马在积蓄自己的势力,这个问题是我要说的。我们看后来司马昭叛魏,而魏之大臣很少反抗,甚至历史都没有记载。曹氏政权几乎一下就崩溃了,这样量的积累可不是一下可以造成的。当时一句名言: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而司马就是利用魏内部的矛盾和诸葛亮北伐来积累自己的势力的,因为只要他没有败仗,而次次退去蜀汉大兵,就成就了魏的大功业,在朝廷中就有势力。而曹真并不这么想,我们对比他们的想法就可以看出司马想篡位之心。曹真伐蜀司马并没有提出什么好的建议,其实作为论衡家,是可以提出很多好的建议的,其实从历史上看,攻川并没有那么多人想象的那么难,东汉刘秀攻蜀也并不费劲,后来元军可以在蜀地几进几出。而关键是攻打的要点,而他只让曹真去直接攻打蜀汉防守最坚强的汉中地。那不失败才怪,你能说司马没有军事才干吗?平定孟达,平定公孙之乱,都显示了他天才的指挥。这就证明了司马要利用这个机会来扩大自己的势力。司马懿知道,篡魏的皇位要凭借这些外才之力,但如果想让朝廷比较平稳的过度,就要让那些从内才也归顺他,这样就可以孤立曹氏政权。而在北伐后,司马赋闲在家,暗地里就联系内官,以司马的名望,以司马的才干,这些都不难。当司马认为机会到了,而可怜的曹爽就这样被杀了,他不过是一个政治的牺牲品。这时,如果你是司马懿会怎样做哪?你会不会说类似:“吾事魏历年,官授太傅,人臣之位极矣;人皆疑吾有异志,吾尝怀恐惧。吾死之后,汝两人善理国政,慎之!慎之!”这样的话哪?好耳熟呀,想起来了,曹操也说过类似的话,当有有人劝曹操当皇帝时说的。其实这时,司马已经完全控制了魏的全局,因为内外根本没有官员和将领来反对他,有谁还会反对他那?就是曹的亲族,于是演义了夏侯霸的千里逃亡,夏侯家烈女割鼻等惨烈的情况。其实,司马年岁以高,这个皇帝的位置,他已经不是很感兴趣了。但他要培养他的两个儿子,他知道魏在他在祁山时已经是他们司马家的。在祁山他已经彻底了解诸葛亮和蜀汉的实力,连攻六次,皆无功而返。这个国家并不难灭,只要诸葛亮死,就一定可以平定。因为他早就国困民乏了。而当蜀汉一灭,鼎足之势顿消,形势就呈现秦统一中国,刘邦灭项羽之势,到时统一就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尔。这时司马会对他的儿子说什么哪?我们可以分析出来,好总结为什么司马可以篡位成功的原因就是国家内有苛政,外有兵荒,而内外将领不协才让他有机可乘(其实中国历史就是这样重复的,问题的关键),而他儿子的国家会不会也会如此情况哪?不行,一定要让国家稳定,而国家稳定就要让朝廷内部统一,而内部统一关键就是用什么样的人。而晋选择了用上品的人,是上品都用,这样永远不会出现魏的情况。
  可惜,每个朝廷在总结前朝的兴衰时总只看见了一点,就象宋看五代纷争,就将军队集中,造成国困民乏。而晋看魏内外之争,就定下择人用上品,结果五胡乱华,隋唐看晋由于择人有误,就定下科举之制度,到也开启中国考试之先河。明看前世之兴衰,早早杀光武将,造成文兴武衰。大清倒是永不加赋了,可是腐败成风了,比加赋更坏。  

本文章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网站观点。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3037446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4-4-24 17:38 , Processed in 0.14008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