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三国艺苑 首页 原创 品论 查看内容

论诸葛亮《隆中对》之成败

2015-10-25 19:46| 发布者: 三国艺苑| 查看: 783| 评论: 0|原作者: 卧龙

摘要: 内容提要:《隆中对》是诸葛亮军事思想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观察和解决战争问题的典范。它对刘备势力的发展及三分天下的局势起着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然而,近年来不少学者对《隆中对》提出异议。本文就《隆中对 ...
    内容提要:《隆中对》是诸葛亮军事思想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观察和解决战争问题的典范。它对刘备势力的发展及三分天下的局势起着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然而,近年来不少学者对《隆中对》提出异议。本文就《隆中对》之成败提出自己的看法,不妥之处,还望读者指正。
    关 键 词:隆中对   诸葛亮   荆州

引  言
“历稽载籍,贤相林立,而名高万古者莫如孔明。”(1)千余年来,诸葛亮以其非凡的智慧、忠贞的信念一直受着封建统治阶级的赞扬和尊拜。“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规,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2)是“古来贤相中第一奇人。”(3)其中,犹以他所作的《隆中对》为世人所称赞。
公元207年,先主刘备屯新野,因徐庶推荐,“先立逐诣亮,凡三往,乃见。”(4)诸葛亮在隆中向刘备阐述了东汉末年天下形势和立国大计的一番谈话。在古往今来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儒林学者中广为传颂,显示了他高瞻远瞩的雄才大略。当时诸葛亮只有27岁,他是如何作出《隆中对》的呢?
首先,我们应该了解诸葛家族。诸葛亮本是属于中小地主阶级。(5)“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父珪汉末为太山郡丞,从父玄为袁术所署豫章太守,玄素与荆州牧刘表有旧。(6)其兄诸葛瑾,“汉末避乱江东,与鲁肃等并见宾待,后为权长史,转中司马。”(7)正因如此,诸葛亮有着广泛的社会关系。借用这些渠道,他的消息灵通,对天下大势了如指掌,也对群雄混战以来的成败进行了认真的考察。其次,诸葛亮自身具有很强的战略意识与政治抱负。他本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8)的精神,虽“躬耕陇亩”,却“每自比管仲,乐毅。”(9)他能观察形势,做到从全国总的战局形势和刘备自身势力的根本出发,进行长远考虑,统筹规划。
隆中对成功之处
《隆中对》之所以被世人所称颂,自有他成功之处。首先,诸葛亮强调了“人谋”的重要性。这是他在总结北方从群雄混战到完成统一这一阶段历史所提出的结论。正如他向刘备所言,“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10)这便是指曹操施行“任天下之智力”(11)与“文武并用,英雄毕力”(12)等行之有效的政策。刘备也正是听取了诸葛亮关于“人谋”的建议,本着“为政之道莫大于用人”,(13)“能尽时人之器用”(14)的态度,重视延揽人才,善于识人用人,使得蜀国一直都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局面。其次,诸葛亮分析当时天下大势:“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15)孙坚孙策起江左,袁绍袁术兴河梁,刘焉父子据巴蜀,刘表军旅屯荆襄,张燕张鲁霸南郑,马腾韩遂守西凉,就连陶谦张绣公孙瓒,各逞雄才占一方。但诸葛亮审时度势,正确地认识了群雄混战割据的形势,特点和规律。认为只有曹、孙两家可以在群雄混战中生存下来。并且提出“曹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16)的正确策略。同时,诸葛亮划分了刘备统一战争的阶段,特别是正确规定了第一阶段的任务,先取荆州为家,后取西川建立基业。“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17)这一阶段的任务,不是直接消灭曹操,而是转弱为强,把刘备实力手段有限和统一全国目标过大之间的矛盾化解开。第三,诸葛亮正确认识敌我,提出联吴抗曹的路线,以保障跨有荆、益和抗曹的成功。这也是三国鼎立数十年的基本原因。《隆中对》的基本精神便是联吴抗曹。虽然后来也有过江陵、彝陵之战,但蜀国始终是坚持这一政策不动摇的。所以当刘备死后,诸葛亮立即“重申吴好”,(18)“遣使聘吴,因结和亲,遂为与国。”(19)邓芝作为蜀国使者,对孙权提出“蜀有重险之固,吴有三江之阻,合此二长,共为唇齿,进可兼并天下,退可鼎足而立。”(20)即使是在蜀后主建兴七年(公元229年)孙权在建业称帝,许多蜀汉大臣认为这是对蜀汉正统地位的挑战,称如承认孙权称帝就等于放弃蜀汉正统的说法,主张与吴断绝盟好时,诸葛亮也盱衡全局,权度名实,为群下作“绝盟好议”:
“权有僭逆之心久矣,国家所以略其衅情者,求掎角之援也。今若加显绝,仇我必深,便当移兵东伐,与之角力,须并其土,乃议中原。彼贤才尚多,将相缉穆,未可一朝定也。顿兵相持,坐而须老,使北贼得计,非算之上者。若孝文卑辞匈奴,先帝优于吴盟,皆应权变通,弘思远益,非匹夫之为忿者也。今议者咸以权利在鼎足,不能并力,且志望以满,无上岸之情,推此,皆似是而非也。何者?其智力不侔,故限江自保;权之不能越江,犹魏贼之不能渡汉,非力有余而利不取也。若大军致讨,彼高当分裂其地以为后规,下当略民广境,示武于内,非端坐者也。若就其不动而睦于我,我之北伐无东顾之忧,河南之众不得尽西,此之为利,亦已深矣。权僭之罪,未宜明也。”(21)
正如周一良先生所说:“蜀国基本政策始终是在诸葛亮隆中建议的精神指导之下的”。(22)第四,刘备从一个流亡军阀到割据一方,建立政权,和魏吴形成鼎立局面,这与诸葛亮正确提出后方建设的策略是分不开的。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指出:益州“民殷国富”、“沃野千里、天府之土”。(23)这就比经受战争破坏后的北方经济占有优势。刘备入蜀后,更进一步开发了西南地区,坚持“唯劝农业,无夺其时,唯薄赋敛,无尽民财”。(24)诸葛亮在北伐时,也注意后方建设,“以征丁千二百人主护之”。(25)推行这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使蜀汉出现了“田畴辟,仓库实,器械利,蓄积饶”(26)的繁荣景象。
在当时,很多有先见的政治家,也看到了这一点。例如鲁肃初见孙权时说“昔高帝区区欲尊事义帝而不获者,以项羽为害也。今之曹操,犹昔项羽,将军何由得桓文乎?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27)后吴将甘宁又向孙权献策:“南荆之地,山川形便,江川流通,诚国之西势也。宁已观刘表,虑既不远,儿子又劣,非能承业传基者也。至尊当早规之,不可后操。图之之计,宜先取黄祖……破祖军,鼓行而西,西据楚关,大势弥广,即可渐规巴蜀。”(28)但此类推断远不如诸葛亮之《隆中对》深入具体。

隆中对之失策与局限性

尽管诸葛亮之《隆中对》有很多成功之处,但其仍存在不少失策和局限性。毛泽东在评《二十四史》之《三国志》论诸葛亮之成败时谈到:“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29)毛泽东认为,诸葛亮之败在于《隆中对》中所谓的两路伐魏在战略上分散了兵力。在魏、蜀、吴三国中,蜀国力量最弱。庞统曾谓刘备道:“益州国富民疆,户百万。”(30)而同书同卷引《郡国志》曰:后主降魏时惟有户二十八万,男女口九十四万,恐此所言百万者是口而非户也。”(31)因此推之,时益州有口不过百万,而中原人口682、4万,约占全国人口60%。(32)汉末十三州,魏占九州。北伐以弱军进攻强军,兵力需要集中部署。而诸葛亮《隆中对》却云两路出兵。所谓两路出兵,即“命一上将将荆州以向宛、洛,刘备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33)此意在于一路主攻,一路钳制。但对势力相对较弱的蜀国来讲,汉中与荆州两路攻魏,彼此相距一、二千里,过于遥远,呼吸不能相通,战役上不能配合。而且,刘备长期跨有荆、益十分困难。由于荆、益之间交通极为不便,经济上不能融为一体,刘备在与东吴的冲突中,很难长期做到以荆制益或以益制荆,同时守住两地而不丢失。《隆中对》对此缺乏足够的认识。
其次,荆州之兵北上宛、洛包含极大的危险。“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用武之国。”(34)从曹操、刘备、孙权三家的战略意图来看,荆州是三家必争之地,是三角的焦点。曹操想把荆州作为兼并江东的跳板,刘备想把荆州作为他将来出兵宛、洛,进图王业的基地,而孙权也想夺占荆州作为他西防的要地。赤壁之战后,孙刘两家瓜分荆州,孙权占有两郡,刘备占四郡。孙权为控制刘备,又向其借出南郡。两家共同抗曹,在战后数年间维持着联盟。但刘备是个不甘雌伏的人,久怀独立创业之心,不愿听从孙权驱使。加之战后孙、刘两家皆有据有荆州、进图巴蜀之心,这就加深了他们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随着刘备占有两川之地后更为突出。《隆中对》对于荆州是东吴必争之地缺少认识,因此钳定攻魏方针时,仅从曹、刘斗争出发来考虑,未能在更大的的曹、刘、孙三角范围内作出估计。以至被吕蒙“使白衣摇橹,作商贾人服,尽夜兼行,至羽所置江边屯候,尽收缚之。”(35)孙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36)荆州失陷。并且,当时刘备、诸葛亮在选择将领镇守荆州时,也未考察周全。关羽“刚而自矜”,“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37)作为荆州主将,本应贯彻连吴方针,却盛气凌人。甚至在“孙权遗使为子索羽女”时,“羽唇骂其使,不许婚,”(38)同时轻视糜芳,傅士仁二将,致使“芳、仁咸怀惧不安,使人迎权”。(39)江陵之战失利,从根本上讲是蜀国领导层对自身崛起后形势的新变化缺乏认识,对于孙、曹淮南之争暂停之后和北攻襄樊胜利后联盟内部蕴藏的危险性及曹、孙政策的调整,缺乏高度警惕。没有看到关羽北攻襄樊越是胜利,对吴关系越是危险,也就越能促使他们联合起来反对蜀国。江陵之战,刘备失去了北上宛洛的军事基地,两路攻魏化为泡影,蜀国力量大大减弱。
同时,诸葛亮对曹魏方面人心向背的变化,估计不足。《隆中对》本想走光武中兴的道路,扶汉兴刘,它的战略远期计划是建立在人心思汉的基础上。但是人心思汉是有时限的。在曹氏政权草创之际,其统治阶级内部确实存在着拥汉派可作为同情者。但自从曹魏承认了士族有做官的特权之后,其统治得到了士族的拥护。中原士族原有的拥汉派逐渐消失,新的矛盾不过是高堂隆所指出的“宜防鹰扬之臣子萧墙之内。”(40)并且,随着北方统一和社会趋向安定,人们渴望统一的愿望基本实现,人心也就不再思汉。“兴复汉室,还于旧都”(41)的政治口号便成了一种过时的号召。因此,魏蜀之战实质上是两个封建地主集团争夺统治权的兼并战争,无正义或不正义之分,不是什么“有道”伐“无道”,因而也就不能“得道多助”。

结     语

纵观诸葛亮《隆中对》之成败,我们应该认识到,《隆中对》的正确方面是主要的。特别是第一阶段的计划是整个战略的基础,它成就了三分天下的局面,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第二阶段计划有一定的局限性与不足之处,但我们不能以此来抹煞诸葛亮《隆中对》的历史作用。正如王睿所言:“孔明创蜀,决沈机二三策,遽成鼎峙,英雄之大略,将帅之弘规也。”

注释:
(1)(3)清 毛宗岗 《读三国志法》
(2)(4)(6)(9)(10)(15)(16)(17)(19)(23)(26)(33)(34)(41)晋 陈寿 《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
(5)(22)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论集》下编《论诸葛亮》316页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7)晋 陈寿《三国志》卷五十二《诸葛瑾传》
(8)宋 李昉 编《太平御览》卷四五九《人事部·鉴戒》下引诸葛亮《诫外生》
(11)晋 陈寿《三国志》卷一《武帝纪》
(12)晋 陈寿《三国志》卷二十一《王粲传》
(13)宋 司马光 编 《资治通鉴·卷七十三·明帝景初六年》
(14)晋 陈寿《三国志》卷四十一《杨洪传》
(20)晋  陈寿《三国志》卷四十五《邓芝传》
(21)宋 司马光编《资治通鉴·卷七十一·明帝太和三年》
(24)《诸葛亮武侯六集·十六集·治人第六》
(25)清 王国维《水经注校》卷三十三《江水》一 上海人民出版社 
(27)晋 陈寿《三国志》卷五十四《鲁肃传》
(28)晋 陈寿《三国志》卷五十五《甘宁传》
(29)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读〈古文辞类纂·苏明允‘权书’十项籍〉批语》第106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30)(31)晋 陈寿《三国志》卷三十七《庞统传》
(32)赵文林、谢淑君《中国人口史》87页,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35)晋 陈寿《三国志》卷五十四《吕蒙传》
(36)(39)晋 陈寿《三国志》卷三十六《关羽传》
(37)晋 陈寿《三国志》卷三十六《张飞传》
(38)宋 司马光编《资治通鉴·卷六十八·献帝建安廿四年》
(40)晋 陈寿《三国志》卷二十五《高堂隆传》
(42)宋 李昉编《太平御览》 王睿《将略论》

本文章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网站观点。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3037446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4-4-24 21:31 , Processed in 0.14072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