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历史功绩
郑欣
东汉末年
,
全国陷于四分五裂的混乱状态
。
在大大小小割据势力的 一片嘶杀声中歹
曹操以反潮流 的精神
,
举起了统一 的旗帜
,
经过二
、
三 十年的南征北战和苦心经营
,
他
终于统一了北方
,
并为以后全国的统一 奠定了基础
。“思想
上政治 上 的路线正确与否是
决定一 切 的
。”曹操能取得上述功
绩
,
决定于他在同儒家分裂割据势力的斗争中
,
推行了一
条正确的统一集权的法家路线
。
用马 列主义 的观点科学地研究
、
总结三国时期儒法两条路
线的斗争
,
肯定被尊儒反法反动派大肆诬蔑的法家曹操的历史功绩
,
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
东汉末年割据混战局面的 出现
,
不是偶然的
。
它是西汉晚期以来世族 豪强 大地主
的政治
、
经济势力不断膨胀的结果
。
从西汉元帝以后
,
反动的封建统治者一直大力推行尊儒政策
,
儒家被抬到了
“
独尊
”
的地位
。
国家通过察举
、
征辟选用 的官吏
,
大多是尊孔读经和标榜虚伪的仁
、
义
、
孝
、
梯等
“
德行
”的
儒生
。有
不少地主 富室
,
依仗他们雄厚的经济力量
,
打着世代传习儒家经
籍
、
礼法的招牌
,
左右舆论
,
弄虚作假
,
而累世做官
。
这种现象
,
东汉 以 后越 来越明
显
。
弘农杨家四世为太尉
,
汝南袁家四世有五人官至三公
,
便是明显的 例证
。
可以说
,
东汉一代 国家的各级官吏绝大多数都是从这些儒学 门阀中选拔 出来 的
。
这样
,
在社会上
就逐渐形 成了印着儒家标记的封建世袭贵族—世族豪强大地主
。
儒家是开历史倒车的老手
。
世族豪 强都是
“家家欲为帝王,
人人欲为公侯
”
(《三 国志
.
魏志
.
王架 传》)
的个人野心 家
。
他们凭借政治
、
经济等特权
,
网罗 门生
、
故吏
,
招降纳
叛
,
结党营私
,
大搞分裂主 义
。
他们到处伸张手脚
,
肆意发展割据势力
,
而特别着重把
地方州郡变成他们 的私人 王 国
。
从西汉晚期直到黄巾大起义
,
在儒家世族把持
、
影响下的
中央政权逐步加强州刺史和郡太守的权力
,
使他们不仅完全掌握了地方上的民政大权
,
而且还掌握了重要的领兵权—所谓
“
内亲民事
,
外领兵马
”
(《资治 通 鉴》卷8 1)
,
以适应世
族豪强大地主搞分裂割据的反动政治需要
。
所以
,
在东汉后期
,
地方州郡实际上已处于
半割据的状态
,
形成了
“
州县符
,
如霹雳;得诏书
,
但挂壁
”
(崔实
:
《政论》)
的局势
。
在反动封建统治者的 扶持下
,
世族豪强都兼并了惊人数量的土地
,
有规模巨大的庄
园经济
,
他们驱使着成千上万的徒附和奴隶在庄园里进行农业以及多种手工业的生产
。
“豪人 之室,
连栋数百
,
膏田满野
。
奴脾千群
,
徒附万计
”(
《后汉 书
·
仲长统传》 )君世族豪强
为了保护他们庞大的庄 园财产
,
组织了隶属 于他们的私人武装一家兵和部面
,
在他们
的庄 园基址上修坞筑堡
,
以镇压农民暴动
。
所以
,
世族庄园经济是一 种有着强 烈割据性
的经济
,
是中央政权难以控制的独立 王国和割据山头
。
东汉末年黄 巾大起义的风暴对这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