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为什么马谡必斩
(0 次评价)2124 人阅读0 次下载
为什么马 傻必斩 周乾涤 马 遇是三国时代蜀 国 的将官 , 在一次与魏国的战争中 , 没有按 照主帅诸葛亮的布置行事 , 打了败仗 . 丢掉前沿重镇 “ 街亭 ” , 使诸葛亮进退失据 . 诸葛亮把他斩首 。 史书 这样 写道 : “ 逻违亮 节度 , 举动失宜 ”, 败战 之 后 , “ (亮)戳 傻以谢众 ”。 ( ( ( 三国志 · 蜀 志 · 诸葛亮》 , 下引此书 , 不 注书 名)这已成定论 , 没人再提什么疑 问 。 当然 , 违反节度 , 打了败仗 , 依军法是要斩杀 的 。 如春秋时 期 , 晋楚城蹼之战 , 楚国战败 , 楚君就杀掉其将得臣 。 但既杀 之后 , 晋君闻之大喜 , 这样说 :“ 莫余 毒也已 ”, (《左 传 · 嘻公二十八年) ) )再也不会找 我 的麻烦了 。 显 然得臣之杀是一种亲者痛 , 仇者 快的事 。 还是春秋时代 , 秦晋毅之役 , 秦军战败 , 秦主将是 孟 明 。 秦大夫及 秦君 的左右都说毅之 败 , “孟 明之罪 也 , 必 杀之 ”。 秦君不 听他们的话 , “ 复使为政 ” 。 ( ( (左传 · 文公元年》 )后 , 秦又伐晋 , 取晋地 王官及郊 。“遂 霸西戎 , 用孟 明也 ” 。 ( ( (左传 · 文公三年) ) )处理的办法 不同 , 效果不一样 。 军 事史上对于违反军令 , 打败仗的将官 , 不加杀害的例子很多 。 如晋文 公不杀违反军令烧毁曹大 夫嘻负羁家而多才的魏擎 。 就蜀 国的实际言 , 与魏国对抗 , 实力相差 很远 。 单就人才来说 , 如史 家习凿齿之所指 :“蜀僻 陋一方 , 才少 上 国(指魏) ”。 ( ( (蜀 志 · 马 良附逻》裴 注)人才就更 宝贵 。 而 马傻也确是个人才 , 素为诸葛亮所器 重 。“ 每引见谈论 , 自昼达夜 ”。 ( ( (蜀 志 · 马 良附诬) } )诸葛亮 南征南中时 , 马 傻建议 “攻 心为 上 , 攻城为下 ; 心战为上 , 兵战为下 ” 。 为诸葛亮所采纳 , ( ( (蜀志 · 马 良附诬》裴注引《襄阳记) ) )取得胜 利 , 解除了北伐的 后顾之 忧 。 所有这 些 , 诸葛亮心 里是有数 的 。 本可不 杀 , 但还是把马 傻斩了 。 斩了以后 , 诸葛亮亲自临祭 , 而 且每提起 这事 , 他总要落泪 , 对马傻之 死非常惋惜 。 日后 , 被诸葛亮引为继承人的蒋碗以楚杀 得臣为例 , 认为 “ 天下未定 , 而 杀智计之士 , 岂不惜 哉 ! ”诸葛亮 以兵交方始 , 不能废法 , 为之解说 。 (同上 注) “ 废法 ”是 否就是指 违返节度 . 打了败仗?不 , 还有更深层 次的犯法事故 . 那就是马误 败战之后 . 畏罪逃匿了 。 史有这 么一项记载 :“ 朗素与马傻善 , 傻 逃亡 , 朗知情不举 。” ( ( (蜀志 · 向朗) ) )这 明白显示 , 马傻是被捉拿 归案的 。 按军法 , 士兵临阵脱逃 , 都要 抓 回正 法 。 马傻违反节度 , 打了败仗 , 却行逃 匿 , 则是 罪上 加罪 , 再无饶恕的可能了 , 所以诸葛亮说不能废法 , 而马 诬必斩 。 关于马傻 逃亡的事 , 《蜀 志 · 马 良附傻》只字未提 , 不仅如此 , 就连 马诬之被斩也未曾记 , 只 说是 “下 狱物故 ” , 不 明其如何致死 。 看来著史者似有所避忌 。 原 因是著者陈寿的父 亲曾为马 诬 靡下的参军 , 并因马诬之败战而受到诸葛亮的处罚 。 (参《晋书 · 陈寿传) ) )或许因此 不愿 写 马诬 的败事 , 而为亲者讳 。 但事实终是事实 , 也许作者 出于为史者的良知 , 不肯使事实的真相湮 没 , 故做此笔 , 使见于向朗的事迹 中 。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7-19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5160554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5-10 05:34 , Processed in 0.708662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