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演义文体的典范
(0 次评价)6892 人阅读0 次下载
1 演义文体的典范 欧阳健 一、 “历代演义”的全新样式是罗贯中的天才创造 罗贯中一生有 54 年生活在元代,他一定在瓦子里听过“说话人”说过 “ 《通鉴》汉唐历代书史文传” ,更一定听过当时盛行的《五代史》和《三 国志》 。至治间(1321-1323)新安虞氏“全相平话五种”刊行时,罗贯中 已是六、七岁的少年,后来也应该读过这些平话的刊本。这都为罗贯中日 后写作历史小说、创造“历代演义”文体打下了根基。 残唐五代距宋元的时间最近,人们对那战乱频仍的岁月记忆犹新,刘 知远、郭威等人发迹变泰的传奇故事,尤使想改善卑贱境遇的市井细民津 津乐道;加上五代的更迭又为宋朝的建国铺平了道路, 《五代史平话》还特 意叙唐明宗告天密祷,道是“臣本胡人,不能做中国之主,致令甲兵未息, 生灵愁苦,愿得上天早生圣人,为中国万民之主” ,因而得到宋代统治者的 赞许,所以有最佳的市场效应,连《三国志平话》也难免相形失色。但罗 贯中却选取三国作为创作的突破口,那原因是什么呢?鲁迅先生说: “三国 底事情,不像五代那样纷乱;又不像楚、汉那样简单,恰是不简、不繁, 适于作小说。而且三国时的英雄,智术武勇,非常动人,所以人喜欢取来 做小说底材料。再有裴松之注《三国志》甚为详细,也足以引起人之注意 三国的事情。 ”[1]这一着眼于三国题材天然“优越性”的观点,亦早由李渔 所道及: “吾尝览三国争天下之局,而叹天运之变化,真有所莫测也。当汉 献失柄,董卓擅权,群雄并起,四海沸鼎,使刘皇叔早偕鱼水之欢,先得 荆襄之地,长驱河北,传檄淮南,江东秦雍,以次略定,则仍一光武中兴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7-04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5160554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5-10 05:28 , Processed in 0.654891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